國際 深度 Taking care守護計畫 瑞典國家世界博物館 賽德克族 賽德克文物研究團赴瑞典交流 見證文物共作展 9 櫥窗中展示的是瑞典國家世界文化博物館中,來自台灣賽德克族的文物。 2023-04-24 12:34
教文 深度 傳統文化 文化傳承 賽德克族 青年會 全原運啟發文化學習 催生賽德克族青年會 15 唱著部落的古謠、跳著傳統的舞蹈,奮力地在舞台上展現自我,演繹部落的傳統生活。 2023-04-21 12:43
教文 排灣族 文化傳承 族語 社群 自媒體 賽德克族 運用社群推族群文化 自媒體經營者經驗分享 13 洗腦的旋律,搭配貼近生活的排灣族語單詞,讓語言藉由社群平臺介紹給大家,為了提升族人在文化傳承的能力,賽德克族維基百科社群,透過美國維基百科基金會補助計畫,辦理增能課程,也希望在順應時代趨勢下,藉由網路、數位化的方式傳承語言。 2023-03-29 12:32
人物 教文 人間國寶 張胡愛妹 文化 編織 賽德克族 傳承賽德克工藝不遺餘力 張胡愛妹辭世享壽87歲 489 在節目上吟唱賽德克古調,她是被各界尊稱人間國寶的張胡愛妹,也是族人口中的張媽媽,從8歲就開始學習織布以及傳統樂舞,而純熟的編織技術也被南投縣府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者,但在這個月中,張胡愛妹女士離開人世,享壽87歲,族人深感不捨,不過也感謝張媽媽生前的教導,讓自己對文化能夠更了解。 2023-01-16 19:29
原鄉 教文 仁愛國小 新操場 新校舍 民族文化學習場域 賽德克族 仁愛國小新校舍完工 賽德克傳統儀式祈福 37 在耆老的帶領下,由南投縣長擔任主祭官,使用賽德克族傳統儀式,為仁愛國小新校舍以及新操場,還有民族文化學習場域,共同辦理落成啟用儀式,整個儀式過程莊嚴又不失溫馨,讓不少來賓看了都相當地感動。 2023-01-08 19:14
教文 原住民族文化碩士學位學程 族語 發表 論文 賽德克族 靜宜大學 靜宜文碩班首批畢業生 賽德克族語發表論文 90 經過四年學習與研究,第一批進入靜宜大學原住民族文化碩士學位學程的族人,終於邁入最後發表論文的階段,不過大家在回想起過去的學習當中,需要突破的困難與障礙,並非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2022-12-26 19:35
原鄉 教文 傳統工藝 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 林喜美 織布 賽德克族 作品供專題報導被告知恐侵權 工藝家錯愕陳情 421 賽德克族織布傳統工藝保存者林喜美老師,投入傳統織布工藝傳承創作,前後歷經將近三十年時間,日前有部落年輕人想把她的作品,拿來做專題報導,但她表示,賽德克族傳統智慧推動小組,卻要求經過組織授權並支付授權金,讓她相當不以為然。 2022-12-21 19:44
原鄉 教文 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 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百年文物復刻展覽 食農教育 發揚原民傳統智慧 賽德克族發表國宴料理 278 賽德克族語言文化學會,與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合作,發表新研發的賽德克族國宴料理,是以仁愛鄉自然農法所生產出來的各項食材,再透過精心烹煮以及創意的擺盤設計,讓賽德克族傳統料理,成為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佳餚。 2022-12-16 19:13
原鄉 教文 南投縣天主教山地服務研究社 女性博士 曾瑞琳 賽德克族 賽德克首位女博士曾瑞琳逝世 今辦追思告別式 167 回顧生前的點點滴滴,賽德克族首位女性博士曾瑞琳,在5號離開人世,享壽83歲,出生在仁愛鄉清流部落的曾瑞琳,長期以照顧族人為目標,而為了讓後輩有更好成就,也不惜犧牲奉獻,成立南投縣天主教山地服務研究社,希望能夠讓住在偏遠地區的孩子,除了學習課業,也認識自己的族群文化。 2022-12-10 19:09
人物 生活 Temi Nawi 女博士 賽德克族 逝世 霧社事件 賽德克族首位女博士Temi Nawi逝世 享壽83歲 996 Temi Nawi老師出生於清流部落,也是霧社事件賽德克族的後裔,十幾歲時成為修女,長期照顧族人,犧牲奉獻,之後在羅馬進修,熟悉多國語言,是賽德克族首位女博士,歸國後回到南投成立天主教山地服務研究社,照顧仁愛鄉各村落學生,在族群文化及母語推動傳承上,不遺餘力。 2022-12-06 19:34
生活 Teymu 專輯 文化 族語 發布 賽德克族 賽德克青年Teymu首發專輯 療癒歌聲傳遞文化 204 溫暖細膩的歌聲,撫慰著現場觀眾的心靈,來自仁愛鄉的賽德克青年Teymu,很早就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工作,而在往返部落與城市的過程中,漸漸提升對於自我身分的認同,開始學習自己的文化、語言,希望更認識自己從何而來,也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藉由歌曲輕輕地訴說吟唱。 2022-10-24 19:38
原鄉 教文 傳統 南投 文化 民族實驗小學 祈福儀式 賽德克族 都達國小 開學日都達國小燃狼煙 迎接祖靈賜福 434 開學日一早,都達國小就在校門口燃起狼煙,來迎接祖靈一起為全校師生賜福,校長也一一為每位進到學校的學生祈福,而學生們也拿著農作物獻給學校,意味著感謝師長教導之意。 2022-08-30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