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專題 - 2025原視【世界母語日】系列報導

營造全族語環境 金峰嘉蘭教保中心揭牌

在部落傳統領袖和族人的見證下,金峰鄉嘉蘭互助教保中心正式揭牌,而教保中心主要營造全族語為主,從去年8月就已經開始招生上課,培養幼兒對自我族群文化的認同感。 嘉蘭互助教保中心園長 耿茱‧谷法岸散:「從小男生不喜歡穿勇士裙,一直到今天他看到大家都穿的時候,就說老師我有呢、我有在我的書包裡面,所以這個過程

完整報導 »

世界母語日! 回顧原語法、推動族語各項發展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學會理事長 puljaljuyan‧kalevuwan(波宏明):「現在年輕的世代包括小朋友,我把他稱之為空心的世代。」 電腦簡報,呈現自己的多語同心圓理論。在族語教育深耕多年的波宏明說,現階段的族語復振、教學,就是要把年輕世代的空心填補回來。波宏明曾因為族語教育現場面臨無數困境

完整報導 »

中原大學開發創新數位教材 復振原民語言

數位時代來臨,對於教育而言,開創了嶄新的道路,也打開了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新篇章。中原大學應用華語系攜手中原設計學士原專班,合力完成一套傳承布農族語言與文化的數位教材。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專班主任 魯瑪夫:「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做展開,比較可以讓自己本族了解的一個南島民族語言特色之外,也可以讓海外的好朋友非

完整報導 »

政院通過設立國家語發中心 新會期拚三讀

時任行政院發言人 陳世凱:「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做為推動國家語言保存研究,以及交流之專責機構。」 行政院2024年6月27日,通過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今年年後的新會期將啟動,行政院期盼這部條例能在立法院儘速排審,視為優先議案。 文化部次長 李靜慧:「如果單純是原住民族語言的部分,還是會

完整報導 »

拉阿魯哇語推組織重啟師徒制 培育族語師資

依序上前,在黑板上完成每個族語單詞的拼寫,耆老再延伸講解。總人口數不到500人的拉阿魯哇族,在族語不斷式微的現代以及長輩逐漸凋零的雙重困境下,族語傳承人力面臨極大挑戰,因此在今年,語推組織重啟族語師徒制計畫,由耆老長期栽培方式,以培育更多族語師資為目標,增加傳承動力,而耆老也回憶起過去在尚未有語推組

完整報導 »

大學推族語師資拔尖計畫 跨方言教學挑戰大

教室裡,Pasang站在白板前,一筆一畫寫下泰雅語詞彙,專注教學,台下的學生Pawan全神貫注,兩人來回練習,對話自然流暢。這一幕,是源於「原住民族語言師資拔尖計畫」,一個為了族語傳承而設立的計畫,對22歲的Pasang而言,則是一次極具挑戰性的經驗。 拔尖計畫老師 Pasang Teru(呂仲安)

完整報導 »

《我的名字》繪本問世 Kalesekes暢談創作靈感

透過認識自己的名字,來找到自我的身分認同與價值,繪本作者Kalesekes在16日舉行《我的名字》繪本分享會,與讀者暢談創作靈感與美感;而Kalesekes也提到即使創作過程困難重重,仍下定決心拿起筆繪製書寫,恰好印證了自己名字的意義。 作者 Kalesekes(娥葛絲):「決定要自己來繪製跟寫這本

完整報導 »

地磨兒國小創作繪本 傳遞保育、文化重要性

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學生透過短劇,敘述一對祖孫vuvu在進行捕魚的過程中,傳承傳統捕魚技藝,六年級學生由排灣族的漁獵文化發想,創作出繪本《再見漁生》,呈現環境保育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並傳遞敬畏自然、珍惜資源的核心價值。 地磨兒國小校長 陳惠美:「他們從田調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件非常重要的價值內涵,是環境

完整報導 »

族語學習新亮點 AI建構太魯閣族語言模型

使用太魯閣族語的開場舞蹈,歌手竟然是AI軟體所生成的音樂。 編舞老師 林浩哲:「(青年對)文化有一點稍微的脫離,我相信這也是現在的年輕人在面臨的一個問題;但是可以從街舞或是從AI的科技去讓他們去找回跟族語做結合、做接觸的一個轉折點。」 台灣太魯閣族語言發展協會理事長表示語言是文化的根基,希望透過現代

完整報導 »

因材施教! 原民族語言工具書優選8種教學法

歷時三年,《原住民族語言教學法工具書》正式上路,這本書不只乘載了原民會及原語會對於傳承族語教學法的重視,也由長期以來進行族語復振的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學會理事長擔任主編,是一本專門為「族語教學者」製成的多元教學工具。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學會理事長 puljaljuyan kalevuan(波宏明)

完整報導 »

阿美族語歌舞劇首場巡演 太巴塱部落登場

孩子們在舞臺上演繹始祖傳說以及神話故事,透過舞臺劇效果搭配精湛的演技,而且全程使用族語呈現,讓臺下觀眾看到忘我,這裡是Tamorak族語共學園,首齣阿美族語歌舞劇對外的首場巡演,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欣賞。 太巴塱部落居民 Tilu Tutuy:「不容易啦!我們這些小朋友們,要花多長的時間,把這些東西記腦

完整報導 »

國家語言生活節表演 用音樂傳遞原民文化

動感音樂充斥整個空間,臺下聽眾也隨著音樂揮舞雙手,這是受邀前來參加國家語言生活節表演的那屋瓦少女隊,是排灣族與布農族的女孩們組成的原住民女子創作團體,透過音樂向大家分享族群文化。 那屋瓦少女隊 Dremedreman(曾妮)& 那屋瓦少女隊 Kivi:「我覺得分享有很多種,有跳舞或唱歌,然後

完整報導 »

繪本推動認識族語、文化 原民講座對談分享

台灣在地母語呈現多元樣貌,而為了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文化部於15至16日,舉辦一連兩天各種語言文化活動,讓大眾一同聽母語、說母語,深入在這場文化饗宴之中。 文化部長 李遠:「你會發現我們都講華語是因為從小我們教育是講華語,所以現在要恢復所有被打壓的語言,各位看這樣的一個小事情,代表台灣的所有事情都

完整報導 »

屏東市都會區文健站 8長者通過排灣族語認證

屏東市都會區文健站112年第一次組成千歲團,報考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去年12月又有8位長者參加排灣族語認證考試,有6位通過中級、2位通過初級,他們都期許自己可以把拼音學好、把母語學好。 族語認證通過長者 vedaljan(包麗娜):「雖然我已經年長了,但是我有一個心願就是要學會排灣族語的拼音,

完整報導 »

一起學賽德克語! 線上課程打破時空限制

族語推廣與學習,最大滯礙就是空間與時間的問題,像是族人分散在各地生活,如果想學習族語,除非就近能找到族語老師學習,或者自己也有一定基礎可以自學,否則想學習族語,會是件困難的事情。 仁愛鄉眉溪部落青年 Bakan Walis:「在外縣市的,他們要學習族語,可能就要看語言學習中心有沒有開課,然後再來每個

完整報導 »

致力族語部落常態化 拉阿魯哇語推組織獲獎

不管是帶著孩子走進部落認識民族植物、還是辦理正名十周年展與民眾分享一路以來恢復身分的過程,這些活動都能看到拉阿魯哇語推組織的身影;自拉阿魯哇族在104年恢復正名後,語推組織也隨之成立,而為了加強族人使用族語機會並向下扎根,語推組織整合資源、連結部落與學校營造母語巢,讓文化語言在部落常態化,也讓他們在

完整報導 »

語推組織助推廣族語 原語會書展講座分享

為了復振族語,創造便利的族語學習環境,原語會自2020年起,與全台16個原住民族語言推動組織舉辦族語營隊,讓學生們在暑假期間也能不間斷地學習族語;而且結束之後族語程度有明顯進步,更有小朋友想要加入工作團隊一起推廣族語。 原語會教育推廣組副研究員 Hani(黃珈恩):「其實小朋友學習能力真的非常快,他

完整報導 »

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