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地母語呈現多元樣貌,而為了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文化部於15至16日,舉辦一連兩天各種語言文化活動,讓大眾一同聽母語、說母語,深入在這場文化饗宴之中。
文化部長 李遠:「你會發現我們都講華語是因為從小我們教育是講華語,所以現在要恢復所有被打壓的語言,各位看這樣的一個小事情,代表台灣的所有事情都是往前進的,這都是在大家的努力下,終於大家開始彼此尊重別人的母語,這一步跨的是非常大的,所以文化部很有信心,這個往前進的路不會被阻擋。」
而在這次的語言生活節中的一場原民講座,邀請到劉于仙和Moli這對夫婦,以及繪本作家張素卿進行對談分享,談論利用簡單易懂的繪本,進行語言學習的過程,而現場Moli也利用族語來介紹繪本書籍。
你說說工作室 Moli Kati(摩力.旮禾地):「許多的人來到那裡來觀看,那個地方是我們太巴塱部落,取鹽巴的地方,所以來編寫這本繪本。」
你說說工作室 劉于仙:「我們透過田調訪談的方式,把老人家的故事寫出來,那我們這群你說說工作室的夥伴們,大家用寫的用畫的方式,在在地去把自己的文化表現出來,那其實現在大家也可以透過這個國家語言的方式,去認識很多不同的原住民族的文化,展現在大家的眼前。」
劉于仙提到,在阿美族的部落是會互助分享的,且實踐在生活當中,所以在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習,大家都會一起並且分享自己所知所能。而這場講座分享,除了透過繪本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到語言學習外,也讓大家認識多元文化,並促使母語能夠被繼續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