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政經 台灣 台電 總統 蔡英文 蘇貞昌 行政院 年初一總統行程滿檔 期許電儲穩定、能源轉型 7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影片表示:「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把台灣守好,我們一定要把更好的台灣,一代一代傳下去。 2022-02-01 19:37
政經 副總統 外交 宏都拉斯 賴清德 賴清德成功出訪宏都拉斯任務 順利返回國門 4 出席宏都拉斯新任總統卡蕬楚的就職典禮,副總統賴清德在昨天(1/30)晚間終於完成任務,返抵國門。 2022-01-31 18:46
原鄉 政經 三讀 倒閣 原民會 原轉會 福島食品 總預算 開放 立院續審總預算 原轉會預算編入原民會 立委:不合理 30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費鴻泰說,「如果民進黨玩兩手策略,國民黨此刻立刻提出,不信任投票也就是倒閣 。 2022-01-28 20:05
原鄉 政經 Murisaka 原民會 水力發電廠 爭議 萬榮村 萬里 諮商辦法 部落會議 鄉公所 關係部落 萬里水力發電爭議計畫20年 Murisaka部落提訴訟 173 花蓮萬榮爭議多年的萬里水力發電廠,過去周遭部落對執行發電廠計畫的正反意見兩極,如今仍卡在關係部落的認定程序。 2022-01-27 20:30
政經 生活 原住民族身份法 姓氏 族群 認同 身份 違憲 國中改從母姓取原民身分 青年分享族群認同故事 134 原母漢父後代Cidal(嚴毅昇)表示,「如果你沒有先有一個身分,你要怎麼去認同?」 回想自己對於父母雙邊族群認同的過程,Cidal (嚴毅昇) 是到國中才改從母姓,取得原住民身分,進而認知到,自己除了流有漢族血液,原來還有阿美族血統。 2022-01-25 20:35
政經 生活 原住民身份法 原漢通婚 族群發展 童話 血緣 認同 資源崩盤 違憲 集體權 現行原民身分法引熱議 身分認同不僅個人權利 學者:具有集體權意涵 137 國內首起原住民身分法釋憲案,在上週舉行言詞辯論,後續觸發諸多討論,有學者提醒,「原住民身分」不只是擁有血緣與認同的個人權利,同時更代表「集體權」;而當年之所以要訂定原住民身分,正是為要維持原住民族文化結構的穩定性。 2022-01-25 20:20
政經 生活 合憲 否決 單列族名 姓名條例 羅馬拼音 行政訴訟 身分證 鮭魚 身分證單列族名遭否決 原民提行政訴訟首開庭 103 「要求族名單列、尊重原民文化、多元文化呈現、落實正名作業」25號上午,族人手拿牌子,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高喊要求族名單列、尊重原民文化,針對原民不得使用族語拼音單一呈現在身分證件上,違反憲法保障姓名權,提起行政訴訟,並在第一次開庭前,召開記者會。 2022-01-25 20:07
原鄉 政經 加拿部落 堆肥加工廠 污染 海端鄉 開發 台東開發爭議! 堆肥廠影響部落環境品質 39 台東縣海端鄉加拿部落聯外道路一處正在施工的禽畜糞堆肥加工廠,日前遭到當地族人以及關山鎮居民抗議,認為工廠動工之後會嚴重汙染環境,要求業者立即停工,但業者表示工廠一切依法申請,雙方暫時無法達成共識,而族人今天也特別到縣府陳情,再次表達訴求。 2022-01-25 19:00
政經 都會 Qauty議會 文化復振 正名 西拉雅族 跨地聯盟 釋憲 台南、高雄西拉雅人成立跨地聯盟 召開會議盼凝聚共識爭取權益 101 西拉雅族長年爭取正名訴求,但正名釋憲案遲遲沒有進展,對此西拉雅族內部,召集高雄以及台南地區等10個社,24號召開西拉雅族部落跨地聯盟成立會議,希望重新凝結西拉雅族內部共識,爭取原住民身分權益。 2022-01-24 19:26
原鄉 政經 七彩湖 丹大林道 二輪車 傳統領域 布農族 文化遺產 林管處 車輛 開放 林管處開放二輪車入丹大林道 掀地方反彈 49 達瑪巒部落居民幸尚慈指出,「主任這個事態嚴重,所以請你自己現在,或者是馬上就是跟上級去通報。 2022-01-24 19:25
原鄉 政經 丹大林道 二輪車 傳統領域 布農族 祖居地 開放車輛 南投丹大林道開放二輪車輛進入 居民憂心衝擊傳領祖居地 40 想要一窺這片山湖美景,得從丹大林道開始走起,但路途遙遠顛簸,單趟得花上3到4天時間。 2022-01-24 19:15
政經 生活 82例 亞旭電子廠 內政部 勞動部 實聯制 爆發 疫情 防疫 電子廠實聯制未落實 本土暴增82例!各部會祭出多項防疫政策 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本土的案例有82例,當然82例是一個非常高的數目,主要的來源大概是有2個,一個是在高雄的港區裡面,從第一天的幾個案例,到21號又新增14個案例;另外是在桃園的自貿經濟園區裡面的一家亞旭公司。 2022-01-22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