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教文

教育部推《人權素養專刊》 盼齊力杜絕校園微歧視

教育部今年首次推出「人權素養專刊」,不只結合許多校園實際案例,深入淺出探討人權議題,更將校園裡,對原住民族的「微歧視」,集結成單一篇幅,希望能提供給一線教師參考,齊力杜絕校園微歧視發生! 對於隱身在生活中的歧視事件,台師大教育系學生ljaljava...。

台灣民族誌影展登場 35部精選影片輪番播出

兩年一度的民族誌國際影展,以主題「新日常」在10月1號正式展開,影展統計,從2001年第一屆台灣民族誌影展舉辦至今,總共有400部影片入選,其中有114部影片是講述著台灣紀錄片,而在這114部片當中,講述台灣原民相關的紀錄片共有71部,占所有台灣參展影片的百分之62,由原民導演的紀錄片更是有42部,占百分之60,顯示著台灣民族誌影展的核心特色就是以原住民的民族誌紀錄片為主。

花蓮卓溪神音之鄉木雕藝術獎 頒獎典禮登場

卓溪2021神音之鄉木雕藝術獎,來自富里鄉的陳權榮脫穎而出獲得冠軍,他的作品名為「小米豐收」,族人額頭頂著頭帶,背簍裝著豐收的小米,呈現布農族祖先的智慧,低著頭才能揹起重物,就像是在說我們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道理,刻苦耐勞的精神,下方圍繞一圈,是布農族人的八部合音。

減自然能源開採減碳排! 台灣經濟循環周開跑

以氣候變遷,全民都在面臨的課題,點醒大家未來朝向減碳邁進,減少建築廢棄物從設計開始、降低農業產品生產碳足跡等,讓循環經濟議題在國內的重視度,更勝以往!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很重要就是如何減碳,循環經濟絕對這裡面很重要的一環,我們在資源循環的過程當中,減少自然資源的開採,自然就會減碳排。

【涉己】Semenay我們的歌第二季 邀黃子佼主持10/2首播

用音樂說故事,說故事的人用自己的語言透過歌謠樂聲,瞭解音符與歌詞中,更深層、更貼近土地情感與深度,《Semenay》我們的歌原視音樂節目,即將在10月2號星期六晚上21:00-22:00首播,首集來賓特別邀請到胡德夫老師來擔任首播節目來賓,用音樂、歌聲,展現自我文化與認同。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