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東華大學辦「後疫情食光」活動 以闖關遊戲讓學童加深部落文化認識

大綱

東華大學原民課程協作中心舉辦「後疫情食光」成果分享活動,邀請宜花地區實驗教育單位共同參與,藉由動態實作與體驗的方式,讓學童們實際解說,深化民族教育的內涵。

學生賣力的把糯米搗成麻糬,體驗過去泰雅族祖先們的飲食智慧,這裡是宜花區的原民實驗教育成果展活動,參與學校也把平時的文化課程帶到現場。

現場老師教導小朋友認識野菜:「這個是Kadawangay(紫背草)。」學生們跟著秀姑巒阿美族實驗小學的老師,藉由圖示認識阿美族野菜名稱,現場還有烹煮野菜湯讓大家親身品嚐。

花蓮縣海星中學原民實驗班學生 Tayna (繞佳晟) 被記者問到:「(記者:第一次吃喔)對啊,(記者:感覺怎麼樣)感覺很有蔬菜的味道,(記者:你覺得裡面有幾種菜),感覺有3種但應該不只。」

歷經4年推動,目前宜花地區共有7所學校型態實驗學校及10班原民教育實驗班。本次活動除了靜態分享之外,還有教學實作與體驗,讓學生親自進行解說,藉此強化母體文化知識。

宜蘭縣武塔國小學生Yabung Abang (江永婕)分享:「我去那邊,分享自己在學校上的課程,讓大家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希望這些文化,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花蓮縣萬榮國小學生Ubing (蕭映涔)表示:「很開心,因為闖關的時候很好玩,可以吃,還可以做,所以覺得很開心。」

原民課程發展協作宜花中心主任Tunkan Tansikian (陳張培倫) 說明:「我相信透過這樣的,一種成果展呈現方式,不是只是形式上的一種展示成果,也能夠讓各校的師生,在這個有點類似闖關的活動當中,去了解其他的學校,怎麼去進行實驗教育課程。」

現階段,原民實驗教育在宜花地區已經從1年級衍伸到12年級,未來要如何分享各校教學經驗,提供具體建議,促進學術與實務的交流,一同建構原民教育的藍圖,也考驗著協作中心的平台輔助角色。

責任編輯:張嘉容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