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教文

崇右科大原專班畢製 用作品分享生活故事

用青年的視角,追尋與部落的關係,努力找出自我的價值與認同,這是崇右影藝科技大學演藝事業系流行樂舞原住民專班,由師生共同創作的畢業戲劇作品《關係與關係的距離》,如同劇名,思辨每個人、來自不同族群,每一種關係層面裡所存在的距離,全劇用六篇故事組成,述說著對家人、對自己、對信仰等關係,也反映著部落人與人生活模式。

秀林鄉辦理「傳統窯燒陶藝課」 提升原民藝術文化

在台灣眾多原住民族當中,具有製陶文化的不多,多數陶器只是生活器皿,做為盛裝食物之用,造型簡單、製作手法質樸;然而部分陶器經過特殊的製作和裝飾,賦予神聖的象徵意義成為祭祀陶器,花蓮秀林鄉公所為了傳遞不同層面的文化特色,辦理「作傳統窯燒陶藝課程」。

耕耘傳統藝術文化 布農口簧琴研習開課!

在講師的示範講解下,學員認真地學習吹奏技巧,口簧琴是許多原住民族中相當常見的傳統樂器,但對布農族人來說,部落裡已經越來越少看到之外,甚至也有族人不知道族群過去也有在彈奏口簧琴,因此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辦理口簧琴研習課程,找回族群傳統文化。

大同高中出版繪本 盼解開羅發號事件疑雲

屏東大同高中出版的《南岬風雲~必麒麟的瑯嶠之旅》繪本,是由學校老師在多年前組成的「下淡水溪畔的教學旅行」團隊帶領指導下,再由目前已讀大學的國中部美術班5名校友透過電腦繪圖所創作;講述了1867年的「羅發號事件」後,英國、美國、清朝各方勢力的善後過程、以及南岬之盟的簽訂,耗時約4年完成的繪本,希望吸引更多人了解台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