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不僅是傳承族群文化的載體、也是一條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歷史橋樑;由原文會主辦第15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1日在台北記憶倉庫舉辦頒獎典禮,展現新銳作家突破傳統框架的創作能量。
原文會執行長 Alang.Galavangang(何明輝):「這一次我看到的有一些作品是是比較是年輕世代的、有奇幻的,當然在這裡面,過去我們看到大部分都是屬於感傷的、歷史的比較多,或是土地的連結、自然的這一塊;但是這次比較多的是還有一些、更多的是認同的這一塊,就是都原的小朋友、是都原的創作者來去參與,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在新詩類,由來自南投仁愛泰雅族潘貞蕙寫作的《颱風就要來了》獲得評審團青睞,榮獲第一名佳績;以及睽違六年從創作新詩類跳脫到小說類寫作的羅王真,都在用「文字」捍衛自己的家園以及尋求身分認同感。
新詩類評審團主席 瓦歷斯.諾幹(吳俊傑):「那特別是什麼樣一個環境可以讓個人、讓家族、讓部落、讓這樣的一個民族陷入到一個很逼仄的那種狀態?那詩的作者基本上就是在抗憤這件事情,把我們的那種苦難跟那種人性挖的最深。」
小說類得獎者 Dresedrese Lalegeane(羅王真):「就是睽違六年多,覺得想挑戰一個量體比較大,就是相較於新詩比較大的小說這樣;然後格局的話,就是比較放在於個人跟同儕、以及家庭這兩塊區域裡面,所以就是選用的是幼稚園生的心情來寫的。」
透過每年舉辦的原住民族文學獎,不只是讓族群文學推向更廣闊更多元的視野,也顯示原住民當代思潮與文化特色。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