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族釋憲案2022年10月判決出爐,認定台灣原住民族不限於現行山地、平地原住民,而是包括既存於台灣所有南島語系民族,並且設定三年期限,要求原民會修正原住民身分法或另訂專法;時光飛逝,三年期限已到,有立委指出時間急迫,因為六月立法院開始休會,直到九月才開議,不只離期限剩一個多月,到時候還是預算會期,難以處理法案內容,因此到五月底前的這段時間是處理平埔族群正名法案的最後期限。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這一次的立法院的會期我們會努力讓法案能夠通過,在10月、最慢10月,能夠提早更好。」
原民會去年將草案送入行政院,原民會最新回應,已在今年三月由陳時中、林明昕兩位政務委員召開跨部會議,現在仍待行政院排審法案,但期盼這會期能送立法院審查。
原民會法制科長 陳天石:「因為我們在上次的法案審查會議之後,我們原民會當然也有依照與會者一些機關或者是長官的建議,我們也有調整一些文字。」
目前草案名稱為《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主要訂定民族認定標準、個人成員的身分要件以及登記程序;陳天石也進一步提到,草案有處理文化、語言等部分權利。
原民會法制科長 陳天石:「但是有一些權利可能後續還要看各機關情況,因為現在的情況就是我們不太清楚他們的客觀需求是什麼,可能還要日後法案通過之後,才會有更進一步的確認。」
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成員 王商益:「還是會希望以就是大法官釋憲所作的解釋去做修訂,能與現在被國家認定原住民族基本的權利能夠越貼近。」
而近期國民黨立委版本草案,掀起平埔族群團體反彈,也期盼以原基法為核心,處理身分、土地等權利議題,各版本草案持續受到討論;若未在期限內完成修法或立法,平埔族群就能依照判決意旨,向原民會申請民族別認定。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