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我農業技術團 助斐濟讓香蕉重返出口市場

大綱

我國技術團協助不少友邦,今天要帶大家看到,位在斐濟首都蘇瓦周遭的一處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在去年開幕啟用,其中有一座大型智慧溫室,耗資500多萬元台幣。可以因著氣溫採取分段式的降溫方法。另外還有一個亮點,就是農場的太陽能,多產的電力還能回饋當地,打造韌性永續。而現在技術團則是協助斐濟,培植香蕉,因為斐濟香蕉因為感染重創多年,透過一系列智慧、用續的方法,協助斐濟讓香蕉重返出口市場。

記者 Aras Sawawan:「台灣常見的香蕉園景在斐濟具有特殊意義,因為自從1960年代,斐濟的香蕉分別到了萎縮病還有葉斑病的影響,重創出口,現在是由台灣的技術團培苗,試圖要讓斐濟的香蕉,重返貿易出口市場。」

香蕉過去在斐濟有多重要,從它出現在國旗上就能懂得香蕉的地位。

駐斐濟技術團技師 陳建安:「你手上的這個,就是已經長根的植株,那這個的話我們就是可以去移植。」

去年開幕剪綵的農業技術轉移中心,香蕉培苗是一項重要的子計劃,栽培實驗室裡嚴謹,恆溫而且不能隨意進入,就怕影響香蕉生長。到了外面的智慧溫室,能夠依照氣溫,自行開風扇,或是遮陽棚甚至灑水,而這已有培育不錯的香蕉。

駐斐濟技術團長 蕭錫謙:「產苗你才有辦法鼓勵那些商業化農民去栽種,所以這個東西是要滿長時間,去慢慢地累積才有辦法,到之後要做到外銷的等級。」

雖然還只是台灣技術團的示範階段,但教學課程,技術傳授也是步步到位。

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大使 周進發:「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00多人次(參訪),就是今年到目前為止,這個就是提供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

有可容納100多人的教學空間,也聘當地農民協助。前期已完成火龍果、珍珠芭樂的推廣,成為斐濟炙手可熱的水果。

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大使 周進發:「因為台灣跟斐濟關係過去一向都非常友好,所以在農業合作上面,台灣在斐濟的農民圈裡面享有非常好的口碑,大家都知道台灣技術團的招牌。」

未來將持續推動蔬菜種植技術,技術團也考量當地情況,設計成本較低,當地農民皆可負擔的農技設備。期盼台斐間除了文化連結,更多是互助的珍貴價值。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