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登場的第2場意見發表會,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與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出席發表意見;正方代表翁曉玲表示以台灣的條件下貿然廢核,恐怕將加劇台灣缺電的風險。
國民黨立法委員 翁曉玲:「其實台灣能源的不穩定、不安全的情況,就連國際間很多專家學者,也都提醒我們一再地強調,台灣不可以沒有核電、不可以沒有一座核電廠,來支持我們能夠穩定地發電。」
而反方代表林子倫則強調,核能除核廢料債留子孫的道德風險外,也背離世代正義,國際趨勢早已轉向再生能源,更何況核三像一臺老車,若強行上路,未來恐會面臨零件難尋、維修困難與安全等問題。
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 林子倫:「讓40年的進口老車重新上路,是否真的比較便宜,你覺得開這個老車開上路會有什麼風險,它的風險跟新車是一樣的嗎?」
而民眾對於「核三重啟公投」也看法不一,有民眾認為,電價上漲與供電不穩已影響日常生活;也有民眾認為,政府為了綠電,在南部鋪設滿地光電板,對土地及環境造成影響。
民眾 楊小姐:「當然會支持啊,因為安全啊,而且這也不是說全世界禁止的,其實是很多開發國家也都有在用核電啊,所以它不是壞的東西啊。」
民眾 包小姐:「我回去看到這些光電的時候,我發現到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回去的時候,都是看到綠油油的一片,結果現在回去都是看到,怎麼一塊一塊一塊的板子、而且很刺眼。」
雖然8月23日將舉行罷免投票,但同時間的核三延役公投案,在族人之間的關注度相對冷淡,出門投票意願並不高。隨著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核三重啟的議題將牽涉能源安全、環境衝擊與世代的責任,而公投結果也將成為台灣能源政策走向的重要指標。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