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0年代街頭起義原運開始到現在政府推動轉型正義,為當代原運靈魂人物的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以原住民族觀點分享理解原運史及轉型正義的意涵,讓90後的學生們三觀大開。
三民國中學生 柯喬恩:「我是覺得感覺蠻新奇的,因為都是我出生後我不知道的事情,若說最有感的,可能就是吳鳳那一段吧。」
三民國中學生 李哲勝:「本來一開始是生番,然後到高砂,再到後面番仔,到現在的原住民,感覺他們這樣拚十年,到原住民族正名,讓我很感動。」
學生感動於原運抗爭正名,推動原住民族語為官方語言及制定原民教育法等成果,然而,面對台灣社會或校園對原住民族群歧視霸凌事件層出不窮,推動全民原教,已然刻不容緩。
三民國中社會科老師 Sauli Taqnasan(林國楨):「我們在課堂上講解或舉例說明,他可能還沒辦法感同身受,不過我們學校端在做的,類似給學生打預防針。我覺得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如果沒做好這預防針,他可能出去之後,他可能會除了對自己文化自卑,也會對其他族群敵視,這是我不想要看到的。」
三民國中老師 Maital Bainkinuan (洪辰):「關於原運歷史到轉型正義,要進入教育體制的話,我覺得還是有商討的空間,是因為學生他們的家庭背景或者是多元化,都會造成他們吸收知識的量能的一些影響。所以我會傾向,可能知識體系做出來之後,或者個個中小學有相對的模組,可以給一般主流體制參考後,才來做這個討論。」
原民知識體制的建構與全民原教能否及早進入主流體制,老師認為起步難,因此,現況多數仍在實驗學校階段,不過,夷將反倒有信心表示,原民會正積極與教育部討論,研擬改善台灣社會與校園的歧視文化。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我們會跟教育部,因為部長會跟我一起主持,針對這個歧視事件的發生,我們要更嚴肅的面對。接下來怎麼樣在教育端裡面,不管是社會教育還是學校教育,讓大家更能夠用多元的價值去認識不同文化的價值,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推動原民教育,強化多元族群教育的重要性,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花蓮原資中心與三民國中希望藉由「原住民族權利入憲到實踐」特展以及研習講座,一起推動轉型正義的工程。
責任編輯:陳劭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