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平埔族群爭取正名 法條牽動權益掀雙聲浪

大綱

平埔族群爭取正名已久,隨著立法院進入審議關鍵期,也出現兩種不同聲音:一派主張直接修《原住民身分法》,將平埔族群一併納入適用原基法;另一派則傾向另立專法,也就是《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這場法律之爭,不只是條文技術,更關乎族群地位、權益分配,是引發各界關注。

平埔原住民族群爭取正名多年,眼看10月28日就是最後期限,也進入立法院拍板的關鍵倒數,目前立法院出現兩條截然不同的法律路線:一條是「另立專法」,由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提出,和後來行政院送出的版本立場接近;另一條則是民進黨立委伍麗華主張,認為應該直接修《原住民身分法》,讓平埔族群一併適用現行的原基法,主張實踐轉型正義的關鍵一步,這個版本也獲得多數平埔族群支持。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Bavaragh Dagalomai(謝若蘭):「是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能夠合乎轉型正義,然後不要再把原住民族群又區分成不同的這樣子的類別。」

青年 李筠慧:「我們希望的是希望可以在確保在原基法的保障下逐步地回復我們的權利,那不是只有在政院版本的這個專法裡面所寫到的原權以及文化權的部分,也有包含其他的包含智慧財律、傳統領域土地、自然資源採集、自治等這些核心的民族權利。」

不同於直接修法,持另立專法也有考量的聲音出現,因為原基法制定的時空背景下是原住民族面對歷史不公、為爭取自身權利所建構的制度,但對於今日平埔族群的處境未必完全適用。

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Safulo A. Cikatopay(蔡中涵):「所以我們現在實在真的是在定位的問題,我是不願意因為他們直接進來原來不屬於他們那個空間的之後反而會切割;我剛剛說的他們從古到現在的歷史的脈絡、文化的脈絡、甚至生活習慣的脈略都會切割掉,所以還是請他們往另立專法的方式。」

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資深研究員 Yosi Takun(孔文吉):「因為他如果納入到我們《原住民族身分法》的話,那我們的山地保留地、我們的教育加分、獎學金,所有的社會福利,那我們的資源一定會被縮水。」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VS 國民黨立法委員 許宇甄:「(請問一下主委,我們現在平埔族到底是多少人口?)內政部的統計,就是大概是會有98萬的人口。」

而根據原民會主委日前在立法院質詢透露平埔族群人口有將近百萬,一旦全面納入原基法保障,是否會排擠既有原民資源?也引發外界關注。

政大民族系主任 Daya Dakasi(官大偉):「國家對於一個他在國家出現之前就已經在這邊存在的集體,在歷史上發生過不正義的狀況而去要進行對他的一個集體權益的肯認、要去恢復他歷史造成的不正義的創傷,這件事情本來就需要資源。」

而依照行政院版本的草案,為了避免稀釋現有原住民族資源,也保障平埔原住民族群的語言、文化,未來若通過政院版本的另立專法,平埔族群可立即適用《語言發展法》與《智慧創作條例》等相關條文,至於其他尚未涵蓋的族群權益則將設下三年落日條款,預留建構完整法律體系的時間。

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資深研究員 Yosi Takun(孔文吉):「特別是要繼續加強的保障平埔族群語言,但是針對參政的權益、針對土地的繼承這個等等,我覺得這個是要分開的,這個一定會侵犯到我們現有原住民族本身國家所認定的權利。」

無黨籍新北市議員 Nikar.Falong(宋雨蓁):「如果你只是想要就是加入這個大家庭、但是並沒有達到就是跟現有的法定原住民族群有一些溝通的平臺管道或是甚至和解的話,我覺得這些問題將來還是會在整個原住民族群引起不少風波。」

不論是修法或另立專法,都不只是條文選擇、更是一場面對歷史脈絡的試煉,而這也不只關乎族群平等,也考驗國家如何回應過去,走向真正的多元與正義。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