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原民會主委 Bakan Pawan(巴干.巴萬):「那你說我來到台北市,我看我們的族人,因為我自己也是從原鄉來的,然後來到台北市,其實都還滿辛苦的,其實一路走來,不管,等一下,我會掉眼淚。」
族人離開原鄉,來到首都台北打拼,過程的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與大多數的族人一樣,來自南投仁愛鄉的台北市原民會主委巴干‧巴萬,同樣也經歷過,對於族人為了生活生計的努力艱辛,更是感同身受。這兩年,台北市原民會推出《原住民族事業體扶植計畫》,今年的獎勵金,更從去年的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是全國地方政府獎勵原住民創業金額最高,目的就是希望能協助族人穩健發展事業。
台北市原民會主委 Bakan Pawan(巴干.巴萬):「那台北市的(原住民)事業體,我們觀察從112年的時候,那一年是大概是有五百多家,一直到113年,去年的時候,它有大幅度的增長,大概有900家。那表示是說,在台北市我們的小型企業的,我們的族人在開小型企業的公司,是還滿受到族人的喜愛。」
近年來不只原住民積極投入創業,長年以來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蓬勃,根據經濟部發布《2024中小企業白皮書》,2023 年中小企業約167.4萬家,較前一年成長了2.47%,當中就有大約8成9的中小企業,資本額低於500萬元,其中,未達10萬元者比重 超過40%,台灣中小企業營運又以服務業為主。台灣中小企業的新創,在台灣產業發展創新驅動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說到文化創意產業,在政策的推動下,也發展超過二十年,根據文化部《2023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灣文創產業整體營業額突破1.1兆大關,比前一年成長3.45%。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副教授 江政達:「政府在政策的推動上或我們在一個經濟發展的角度上,就是供給跟需求的一個搭配,所以它可以從雙軸的角度,來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在供給端,基本上我們需要有更多文創相關的創作,進入到產業裡來,有了一個多元性的選擇。當我們的消費端對於文化對於藝術的欣賞眼光,能夠提升了,於是它就會產生它的購買的慾望,跟購買的數量這件事情,所以於是在產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怎麼樣把我們屬於傳統文化或現代文化的一些圖騰、一些創作,能夠轉化成剛剛提到的文化產業化的發展這件事情,我覺得政府在過往的努力當中,一直做得很好。」
透過展演以及美術館、博物館等場館的設立,以及人才的培育等,不僅帶動了市場供給,還有大眾對於文創商品的喜愛,而台北市做為台灣的首都,資源及競爭都比較大,儘管原住民佔少數,但根據台北市政府統計,台北市原住民族總人口數,已經達到18,543人,較前一年成長8%,其中這兩年原住民事業體的增加,就超過四成。
台北市原民會主委 Bakan Pawan(巴干.巴萬):「那我們觀察目前的創業趨勢,我們的族人大部分都是以五個人以下的微型創業為主,那產業的類型,集中在批發零售,還有餐飲的部分,文創還有休閒服務,雖然創業資本額普遍較低,但在相關經濟跟產業政策的持續扶植之下,企業經營逐漸趨於穩定,也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副教授 江政達:「但是比較可惜的地方,主要是原住民的人數本來就很少,那原住民本身他的教育程度、跟他的藝術創作性,如果能夠被搭配起來,事實上在政策的引導
跟人才的導入上跟培育,應該都會有更好的評價跟表現。那其實站在族群文化,或是族群的一些特定文創商品發展上,我覺得族群是屬於族群的特色這件事情,其實我覺得不應該侷限於原住民來自己去發覺,自己去讓它更加蓬勃,應該是各種不同的人事,都可以投入到原住民的文創商品發展上,去創造另外一個新的可能性。」
早期族人離開原鄉來到台北市討生活,大多從事營造業工作,為台灣建設經濟起飛貢獻心力,如今因為教育及整體社會環境的翻轉,也讓族人的就業發展,出現了更多可能。
台北市原民會主委 Bakan Pawan(巴干.巴萬):「今年在徵件的提案中,我們也很高興看到部分的提案者,就是說已經開始在跟外部的企業做結合,跟他們的技術單位還有學術研究的機構,建立合作的關係,來展現出,我們台北市的原住民這個微型企業也朝向中型企業的規模,拓展他們的潛力。」
台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秘書長 馬燕萍:「那其實我覺得對於部落而言,傳統文化保存很重要,可是保存被再認識被理解,這個步驟更重要,我覺得都會的族人,是一個非常好做這樣的角色扮演的人。」
台灣在努力推動全民原教的當下,不論是在都會區或是原鄉,每個人都踩在認同與學習的路上,人民的所得及文化環境的提升,才能帶動整體價值產業的創造,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裡,都能看見原住民文化的身影,台北市原民會作為目前全國地方政府中,提供獎勵金額最高的原民創業支持方案,今年提案數量成長近三成,規模也從微型朝向中型企業擴展的潛力發展,期待成為族人的堅強後盾,勇敢實踐夢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品牌與事業藍圖。
台北市原民會主委 Bakan Pawan(巴干.巴萬):「我們不是中央原民會,它是顧及所有的全部的原住民族人,那我們台北市的話,如何讓他們在這邊安居就業,不管是就養或是住的,我們要全面性去照顧他們,那尤其是我們現在講就業的話,如果我們不能協助我們的族人,在這邊能夠在創業這一塊協助他們的話,我覺得我們(台北市)原民會就會有一點,這是我們的使命啦。」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