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專題 - 展演中的文化意涵

展演Olaw伐木舞涉侵權 相關單位部落協商

花蓮梧繞部落的伐木舞專用權2023年在未經過事先同意以及授權的情況下,遭到桃園區某協進會進行展演,後續雙方進行協商;而桃園市府原民局則強調主辦單位不是專用權的利用人因此相關的賠償事宜應該是由該協進會負責,侵權單位則提出1萬元賠償金作為補授權程序的對價條件。 桃園市府原民局教文科長 Aho Batu(李慧慧):「因為我們是主辦單位,主辦單位並不是傳智權的利用人,在正常的管道來講,如果說他們有侵權,應該是要把名字跟獎金給收回,這是我們主辦單位要做的;但是因為很多可以再討論,所以到現在我們還是希望是由協會跟部落這邊能夠有共識。」 桃園市桃園區原住民族協進會主席 王秀蘭:「那一萬塊真的是我個人出啦,沒有人可以幫忙出;因為我畢竟是協會的代表人,錢沒有進我的口袋,這個都可以查,都不會到我們身上。」 對此,部落認為,伐木舞沒有事先同意並且授權就是既定事實,然而展演單位以及桃園市府卻沒有辦法同意部落提出3年固定採購鶴岡文旦的相關要求,僅提供1萬元的賠償金;對此部落回應,待8月召開部落會議再決定後續措施,不排除尋求法律途徑。 Olaw部落青年之父階層成員 Sra(游新基):「我們帶隊的長老以及在場的人還是沒有辦法接受1萬塊,這個部分還是要延到8月分很多人一起來聆聽討論共識,看大家是要接受還是說要增加金額,來去決定;關於要走到法律途徑,還能怎麼、怎麼辦?因為我們必須要堅守部落的精神。」 Olaw部落傳統領袖 Koniyo Futing(黃忠治):「今天的決議就是沒有達成共識嘛,那就在olaw部落豐年祭的Pakelang(慶功宴)的時候,再請族人做議決。」 針對本次協商結果,也攸關部落傳統文化在現在國家法治保護的最大極限,至於未來的補償方式將會如何進行,也考驗相關單位的行政智慧。 責任編輯:林懷恩
完整報導

花蓮強打聯合豐年節 恐加深社會刻板印象

族人手牽著手,歡快的歌舞,這是聯合豐年節給人的第一印象,花蓮縣政府18日北上推廣,希望國人能到花蓮感受原住民族的熱情,但也因為如此,就有許多部落青年認為,樂舞的展演可能強化了,各界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 旅北青年 Lais(林廷翰):「因為他的操作比較,很單薄,或是他就把聯合豐年節,簡化成比較像是唱歌、跳舞的形式,然後會讓大家覺得那只有這一次的體驗,那下一次他(遊客)就不會來了。」 青年 Imay Apong:「本身這個質沒有不好,可是有時候它的內容太去強化,我們大家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譬如說很歡樂、很樂天,就是一直強化這個,我們想要打破的印象,譬如樂舞它背後承載的是整個Selal年齡階層的群體,它是展現一個精神的象徵。」 對於族群文化的詮釋,青年認為應該細膩且小心,就像過往也從聯合豐年祭改為聯合豐年節,而新穎的舞臺也讓舞者跳脫框架,透過舞碼敘述部落生活。 青年 Lo’ad(林欣儀):「年輕人去創作的舞蹈在我們自己部落的祭典當中,沒有辦法呈現,所以可以擺到聯合豐年節的舞臺上去呈現,讓他們知道說,其實我們這個部落當中,其實也有很多不一樣的特色,不是只有純粹的祭典。」 耆老手拿米酒,祭告祖靈,這樣的畫面也會呈現在聯合豐年節,不過,各部落的祭儀不盡相同,各個族群間的文化脈絡更是截然不同,若沒有仔細地說明與詮釋,容易造成遊客對於文化只有片面的認知,學者也舉例九族文化村,因應觀光需求而修改舞碼的呈現,這讓青年擔憂,若攜帶薄弱的文化認知進入到部落,可能會對部落造成傷害。 青年 Imay Apong:「因為做得很粗糙,所以相對的,他們帶來的觀念進到部落裡面,更是會對部落,我覺得反而是會造成傷害,所以相對地大家進到原鄉,不會去這麼地尊重當地。」 台師大原資中心主任 tibusungu ‘e vayayana(汪明輝):「他(縣府)的心態上,他是要去積極地促成傳統的文化的這種延續,但是呢,我們常常問題就是,最後會把表演當成儀式本身,而忘記儀式本身的真正的積極的意義,不是去吸引觀光客來跳舞。」 青年就認為,即使是在展演舞臺,舞碼呈現仍需保存傳統精神,以肢體動作描繪部落樣態。然而,在傳統與創新的拉扯,部落主體性也成為新的課題,Imay就表示,部落有青年喜愛舞臺、追求自我展現,但時常去了聯合豐年節、而忘了ilisin,錯置了部落與展演的位置與功能。 青年 Imay Apong:「可是他們會為了想要去有這個舞臺,然後不願意回部落表演,因為剛好時間撞期了,然後他會在部落有這種拉扯,部落的人就會覺得,為什麼年輕人都不回來,只為了去聯合豐年節,然後會搞不清楚那個主體性。」 青年 Lo’ad(林欣儀):「創作之餘,你還是要保有傳統存在,甚至是古謠的傳唱,你可以搭配古謠去創作舞蹈,但是你舞蹈當中,又是可以是生活化,甚至是可以去用舞蹈動作來去呈現。」 然而,行之有年的聯合豐年節,縣府也表示除了推廣文化之餘,更能為花蓮觀光帶來正面影響,根據112年花蓮縣長施政報告指出,活動期間導入現場遊客13萬人次以上,周邊攤位三天收益達1千3百萬以上,相較去年(111年)遊客人數成長156%、攤商收益成長329%。 台師大原資中心主任 tibusungu ‘e vayayana(汪明輝):「所以你會發現觀光客,他其實不是帶來部落(經濟),而是整個花蓮市的,非原住民的商機比較多,東大夜市當然也是有原住民,但是他們也不會只吃原住民(美食),只到原住民的攤販去消費。」 對此,學者也指出部落原本沒有觀光的概念,但是否要因應觀光產業,而修改文化的呈現,學者表示應審慎評估異業連結、創造部落產業鏈。 台師大原資中心主任 tibusungu ‘e vayayana(汪明輝):「然後這個產業鏈是族人所(能)控制的,然後你要有一個規範,必須不能分裂,就必須要有一個內部共識,我們的基礎建設是不是可以(應付),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這個就是縣政府,中央政府他該做。」 文化的延續,是當代原民迫切解決的課題,而聯合豐年節的文化推廣,也達到舉辦的目的與指標,不過背後的文化詮釋、樂舞展演方式、儀式商品化,都該受到正視;而縣府力拚觀光的同時,應注重基礎建設的維護、各族群的資源分配正義、文化對待的平衡;而與南島的連結,又是什麼,如何詮釋,也將成為各界討論的新焦點。 責任編輯:吳柔思
完整報導

舞團展演雅美達悟樂舞惹議 原民會回應

第十三屆太平洋藝術節16日已正式落幕,但有族人發現,活動期間與原民會同行,並表演達悟族舞蹈的團體,根本不是蘭嶼島上的族人,而是從屏東找來的樂舞團,許多網友也在網路上痛批,認為原民會脫序的行為,已嚴重扭曲蘭嶼傳統文化。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Syaman Walamen(周家輝):「表演舞蹈裡面的成員不是我們當地(達悟族)的人,唱的歌謠、歌曲也不是我們傳統文化裡面的東西,這其實對我們少數族群來講,是一個很大的不尊重,也是一種歧視。」 不只舞蹈以及歌曲有誤,表演舞團配戴銀盔的行為,也完全牴觸銀盔所象徵的文化含意,族人認為原民會已明顯違反傳智權的規定。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Syaman Walamen(周家輝):「文化舞蹈圖騰都已經是政府在推的,所謂的原住民文化政策(傳智權),不要去扭曲剽竊原住民文化,明明我們有蘭嶼人可以找,那原民會的官員為什麼,不去邀請我們自己的族人,目前我們都還沒看到原民會,他們對這件事情是怎麼看待的。」 針對族人的質疑,原民會20日也正式發布新聞稿,強調舞團成員都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演出前也都曾與族人進行溝通,並期許政府與部落共同創造文化保存與發展的雙贏局面,但族人認為原民會的行為,已嚴重侵害蘭嶼傳統文化智慧權,同時違背主辦國的活動原意,要求原民會公開向活動主辦國以及島上族人道歉。 責任編輯:吳柔思
完整報導

避免文化挪用 台中開設「原民傳智權」課程

有許多族人在販售文創商品的時候,還不是很了解,如果自己販售別族的文創商品,會不會牴觸到別族的傳統智慧創作,但經過這一堂課之後,就了解了很多。 台中市居民 王月英:「我們如果是魯凱族的部分的話,如果我們去用別族的圖案,應該是會我比較怕的地方,經過這一次的上課就了解很多。」 台中市居民 邱美惠:「因為像我是達悟族,我常常看到有很多跳我們族的族群,他很多服裝都不是像我們那邊,然後甩髮舞歌曲也都不是,抄襲然後又不像,又說是達悟族這樣。」 為了防止不當使用,造成更多人對原住民族文化的誤解,也進一步促進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實施辦法公布施行以來,還是有許多從事文創工作的族人,對法規內容的解釋不是很清楚,為此台中市原民會就辦理原住民傳統智慧課程。 講師 Kumu Walis:「最多的疑惑不外乎就是說,我在什麼樣的情況,到底要不要授權?其實應該是說,族人自己本身用自己的傳統智慧創作,是完全不需要授權,而是那些利用這個傳統智慧創作,不管是做宣傳或者是作標案,或者是做散布或改作的這些人,他們就必須要授權。」 文創工作者 高昱:「我的出發點是為了要讓我們原民文化,更多的被看見更多的被了解,然後透過我這個服裝設計的,這個方式這個形式去呈現的話,怎麼去使用它,怎麼去在這個合理的範圍內去,好好的去利用好好地善用它。」 透過這樣的一個課程,不僅讓族人對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辦法有更多的了解,也知道如何善用這項辦法,來進一步發展自己族群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 責任編輯:吳柔思
完整報導

刺球儀式為祭儀核心 鄉公所欲辦競賽惹議

排灣族5年一次的《maljeveq人神盟約祭》是排灣族人傳統信仰最重要的祭典,當中刺球是最核心的祭儀,它必須在有祖靈祭石的祭場舉行,由特定部落領袖、祭司、靈媒、抛球員、家族代表參與,刺球結果將影響整個部落的未來運勢;不過屏東春日鄉今年底計劃舉行《全國刺福球文化體驗賽》,立刻有學者在網路上提出許多不妥之處,也有不少族人在底下留言聲援。 成功大學副教授 樂鍇.祿璞崚岸:「在其它的鄉還有其它部落在辦人神盟約祭,如果由春日鄉公所或者鄉代表會貿然取用或挪用祭儀中的文化元素,並扭曲其中原本的意涵作為特定活動的設計,這樣是非常非常不好的示範。」 春日鄉公所民政課課長 李小花:「我們的主要活動內容不是有祭儀相關的過程,我們主要是以教育性質跟文化傳承的那個方向去辦這個活動;可能就是大家不太了解裡面的內涵,所以變成是造成這樣子的誤會。」 全國刺福球文化體驗賽引發爭議後,春日鄉公所立即下架比賽資訊,但活動還是會照常舉辦;就有網友將所有報名內容擷取貼網,參賽資格為全國各鄉鎮自行組隊、以競賽方式進行、30分鐘內刺中球數多者晉級,認為有損刺球儀式的神聖性。 成功大學副教授 樂鍇.祿璞崚岸:「因為人神盟約祭的舉辦它是由特定的家團、家族,所以它的參與的單位不是個人,是以部落和家族為單位來參與、來舉辦;而它的意義也不是歡樂或是競爭、搶奪這樣子的性質。」 樂鍇表示,maljeveq人神盟約祭一旦被大眾曲解,未來必須花費更大的力氣去解釋與導正,排灣族敬天、敬地、敬祖靈的傳統信仰值得分享,但不應該為大眾留下錯誤的標記和印象;針對外界質疑,春日鄉公所後續將會發布聲明稿進行詳細說明。 責任編輯:林懷恩
完整報導

原民服飾選美賽惹議 主辦方致歉下架海報

在全球都有各國小姐及世界小姐選美的比賽之下,近期以「台灣原住民族服裝才藝」為主題進行選美的比賽,卻引發了爭議。 仔細看到比賽海報上,大會宗旨表示,此選美比賽將拔擢來自原住民族16族的親善大使,努力落實山地文化、讓更多人知道原住民族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等字眼,以及選拔參賽者年齡資格,被質疑有強化刻板印象、物化女性的意味,且指導單位還大大寫著「桃園市原民局」。 桃園市原民局長 Amuy.Muwakay(陳姿伶)說:「我在這裡聲明,(原民局)沒有(並非)所謂的指導單位,它是一個全國的一個比賽。那在我們桃園,在我們桃園,它是租借我們文化會館。」 面對對此的爭議,主辦單位也表示,該海報並非成品,而海報中的文字內容為內部人員疏失,目前已將海報下架,也將虛心檢討。 第一屆原住民服裝才藝選美大賽總召 林紫榆表示:「聽到批評的話語的時候,我個人認為是說,我們自己也要去檢討,那我們就是去改善,所以我們都願意接受各式各樣的聲音。」 另外,主辦單位也表示,族人認為可能帶有刻板印象的特殊才藝競賽,內容包羅萬象,不僅限於歌唱、跳舞。而當比賽到了決賽,除了參賽者如何詮釋自己族群傳統服飾的整體造型美感,占了50%之外,族人的機智反應以及應對的態度,更是佔了40%。 第一屆原住民服裝才藝選美大賽中區顧問 林可芳提到:「我覺得說,很少人會想要去了解我們原住民的文化,然後讓更多的人了解看到我們原住民,其實我們原住民還有多才多藝的那方面。」 第一屆原住民服裝才藝選美大賽北區顧問 薛淳方則談到:「每一族的族群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那當然就是參賽者的佳麗,或者是參賽者的一個團體,他必須要能夠自己清楚知道,他自己的族群的一個文化。」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賽次約60名的顧問,有2分之1是原住民族相關產業的族人,而顧問也指出,在服裝造型上,會針對文化挪用、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權,進行嚴加把關。而賽事也分為個人組、青年組、團體組,期許此賽事,能讓大眾看見,不同年齡層的族人、團體,如何呈現自己族群文化,更具備展現機智與美的能力。 責任編輯:陳劭麒
完整報導

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