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年即將開始,但是教育團體就指出國內目前代課老師的薪資待遇仍出現許多瑕疵,包含提敘制度不一致、證明文件難取得、薪資延遲補發、資訊公開不透明(無科技化)、人事態度落差大、歷史年資難補回。
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理事長 黃湘仙:「他的年資必須要有服務優良,他必須要三個東西:一個要聘書、一個要敘薪通知、一個是離職證明;敘薪通知是他服務那一年才會發的,他必須要保留這個文件20年他才可以採證這個年資,我覺得在實務上是非常困難。」
然而,面對代理教師「不採計」職前年資,憲法法庭去年也已宣告違憲,教育部也修改《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只要有擁有該教育階段的教師資格,提敘薪資比照專任教師的規定;立委就說,即使修法但各縣市制度不一致,代理教師的權益仍未受到保障。
民進黨立法委員 范雲:「要求教育部不要為德不卒,教育部既然已經修了聘任辦法,就應該要來協助各縣市政府落實你的法規,儘快依法讓各合格代理教師能夠補足過去的年資、加以敘薪。」
不過,這樣的修法對於原鄉學校來說具備穩定教師留任的功能,但是否吸引教師前來任職,誘因似乎不太大?
苗栗縣泰安鄉泰興國小教導主任 Taymu(游鄉京):「因為代理教師在教育現場,他們做的事情不比正式老師還要少,(希望)盡量符合同工同酬,(但)更偏遠的學校的確是會有找不到(代理)老師的狀況,再加上其實我們優秀的青年們可能都人口外移了嘛。」
然而,原鄉學校進行代理教師甄選,往往需要甄選3至5輪才有結果;因此是否具有教師資格,似乎成為師資缺口的一大挑戰。
苗栗縣泰安鄉泰安國小學務組長 Yubay(黃安):「那3招就是你只要有大學畢業就可以來考代理教師,你有教師證的老師,他們優先考量的學校不會是我們或是我們鄰校,因為(學校位置)比較遠、不便利性跟離家遠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這些學校普遍學生數都很少。」
隨著少子化及人口外流,衝擊到的不僅是師資難找,連同學生的受教權也連帶影響;因此,民團與立委仍呼籲教育部,儘速統一相關規範,監督地方政府執行落實。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