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屏東大學排灣族知識研究中心,從北、中、南、東排灣語族群部落耆老中,初步完成知識分類架構圖,從歷史、敘事、圖騰藝術與樂舞、生活技能、社會制度與倫理規範、信仰祭儀與禁忌、民族科學語言,共分為8大項,特別來到台東東排灣族地區,和各個部落耆老、教育界及專家學者共同討論。
金峰鄉語推人員 麻哲勒說:「古文明的一個知識體系的建立,再來有更厲害的話,殖民之後的文明進來。怎麼演變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這些,你寫的那些東西都在演變。」
土坂實驗小學校長 顏正一表示:「我們傳統歌謠的部分,像我們剛剛老人家提到,像我們的聚會歌,還有像我們palisi的那些祭儀的歌謠。這些歌謠都有敘事跟口傳文學的成分,排灣族會唱歌的人他就是會即興編詞的,所以我是建議說,不能忽略這個文學性。」
為了將排灣族知識體系分類架構,向原民會申請計畫補助,透過和在地的族人交流討論,從中探討各方的建議與分享,更加確認知識體系分類架構。
計畫主持人 kadrui(呂美琴)指出:「把資料回歸到部落,這裡來去做一些對話,所以才有今天的討論會。主要目的就是我們把分類架構圖列出來之後,看看部落們覺得這樣的方法,是不是能夠呼應各個部落,他們自己對排灣族知識的一些認知。」
過去排灣族沒有文字可以記錄,只能靠口述及經驗傳授知識,呂美琴表示,未來分類架構確認後,再將蒐集好的資料,按照分類儲存,有利未來推動原住民族社會及學術界投入知識的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陳劭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