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翻轉部落主體性現況,太巴塱部落族人自主選定場域同時引進專業資源挹注,在部落設置互助式教保中心,對此家長們也非常期待未來的教育成效。
家長 羅美娟:「因為他可以接觸到母語,也給部落支持母語,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可以能說能聽。」
理事長表示教保中心不僅是執行教育工作,而是整合部落需求與教保資源的基地,強化幼童的族群認同與基礎教育。
光復鄉東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林鴻君:「未來這個互助式教保中心,不僅是孩子學習的地方也是家庭跟社區連結的基地,我們會讓這個地方的教育,向下紮根、向上開花。」
84年就開始推廣互助式教保體系的馬秀幸提到,在部落設置這樣的多元教育機構,才能夠體現原民主體教育但是也非常艱辛,歡迎太巴塱加入這樣的大家庭,彼此鼓勵共同實踐。
台灣社區互助照顧行動協會創辦人 馬秀辛:「要去跟很多的國家(機關)來對話,讓部落原來珍貴互助的,或者是我剛才講的互助精神、倫理,希望能夠在部落裡面繼續留著,我覺得這個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責任。」
除了秉持在地照顧、在地成長的理念之外,歡迎2至6歲幼兒前來就讀,培養具有在地視野的下一代,未來預計還有鶴岡、馬遠即將設立互助教保中心。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