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泰崗部落成立茶葉生產合作社 發展自有品牌

大綱

進入新竹尖石司馬庫斯之前的泰崗部落,近來發現許多共享系列的茶園、茶莊及民宿,有別於司馬庫斯發展生態旅遊,泰崗部落長年世代以農為本,但高山農業受到極端氣候影響,農民不斷找尋農業新出路,從水蜜桃到茶葉,經過13年的淬鍊加上公部門的資源支持,如今已有數十公頃的茶園;前年成立秀巒茶葉生產合作社,試圖發展自有品牌,納入泰雅族mrraw的共享精神,也希望透過生活教育,在地創生讓青年根留原鄉。

青年泡茶分享,周末的新竹尖石後山竹60線上要進入司馬庫斯聯絡道前,近來開了一間共享茶莊,陣陣茶香飄出,吸引不少路過遊客暫歇,尤其是在櫻花季期間,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泰崗部落青年 Ruku Behuy:「對外賣主要就是在新瓦屋或是將軍村,那客人就會質疑說這個茶室哪邊來的?其實你用口頭上面跟他們實際看到的就是不太一樣嘛,那當然到我們尖石來,那我們當地有銷售的點,那客人來的意願經過可能散客來之後他們可能喝到我們的茶,喜歡的話就會順便推廣我們尖石的好茶、他們就會買;那在外面你不管怎麼推,你可能一天可能就只賣幾斤、好的時候就幾斤,不好的時候可能也完全沒有。」

目前還是碩士生的Ruku,平日在宜蘭上課,周末就會回到新竹幫家人賣;共享茶莊今年過年前對外營業。

泰崗部落青年 Ruku Behuy:「這邊開了大概兩個月,那兩個月來的話,其實銷售跟外面比的話這邊來的會比較好。」

青年與家人努力開拓家鄉高山茶市場,而泰崗部落世代務農,但因應氣候環境的變化,從最早種植梨子到水蜜桃、再轉種茶,算是北台灣新興高山茶區。

秀巒茶葉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江朝南:「我們在這個之前我們種的水蜜桃有碰到了四次的天災,一個是三月雪快四月的時候、再過來是大颱風、再過來是旱災,那這樣的天氣下來會造成水蜜桃一年就沒有了、完全都沒有了,所以我就想說怎麼重新再(創)新一個產業。」

泰崗水蜜桃遠近馳名,但隨著極端氣候加劇,也讓族人開始重新思考多元的經營方式,江朝南是部落第一個投入種茶的茶農,民國99年9月21日將部分水蜜桃園轉為種茶,之後部落族人也陸續投入高山茶產業,如今部落種茶邁入第14個年頭,公部門也投入千萬資源輔導,近年成立茶業生產合作社,但光靠政府資源還不夠,如何從內部長出力量,讓產業持續向前?族人趁勢發展共享系列品牌,靈感就來自於泰雅族mrraw的共享精神,不只有共享茶莊、共享茶園還有共享民宿,打造開放式的空間環境、對外開放,同時也融入家庭教育裡。

秀巒茶葉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江朝南:「那我們現在比較缺乏的是技術性還不夠,所以我們這些一直再讓年輕人、20幾歲的,如果說你學製茶的部分你沒有種茶沒有關係、你製茶嘛,大家一起來努力,你有茶園的你就讓他這些沒有茶園的人來努力做製茶的師傅。」

泰崗部落長老 伊凡 度耀:「你說傳承的話每個原鄉都差不多、例子都差不多,只是你要不要守住你的土地而已;你喜不喜歡住在你自己的部落?你喜歡就會想辦法把產業顧好。」

永續農業來守護原鄉土地及文化,也讓年輕人有機會根留家鄉,面對原鄉人口外流嚴重,族人都漸漸往都會區移動,然而尖石後山部落的年輕人卻有七成以上留在部落發展,憑藉的就是家庭教育的傳統文化互助精神,因為原鄉產業需要花費更多人力與心力;泰崗部落從種茶到製茶,從小小一塊土地如今發展到37公頃的茶園,成立茶葉生產合作社,有系統的方式來一代一代累積技藝,農業轉型的同時,也重塑原鄉整體產業發展,就如同包裝上寫著,用茶葉打造出「來自上帝的味道」,朝品牌化邁進。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