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台上表示:「首先要向現場的族語老師,表達最高的敬意,謝謝妳們的付出,讓我們的族語可以在學校裡,傳承給我們下一代。」
族語教師專職施行4年多,改善族語老師薪資待遇,並建立培育制度,讓投入教學的老師逐年增長 ,但已過七旬的賽德克族族語老師川玉妹,仍有說不完的辛苦經歷。
賽德克族語老師 Ricyang(川玉妹)說:「幾乎我的時間都是在外面跑,對不對,連排午休也排,因為我們也是重視學生。」
一向都把苦水往肚裡吞,卻憑著對族語的熱情,跑遍新北市有賽德克族語教學需求的學校,即便每間學生僅僅個位數,像現在冷冷的天,每天仍要騎著機車跑4所學校教課。
賽德克族語老師 Ricyang(川玉妹) 接著說:「只要有心啦不難啦,畢竟我這樣跑來跑去,到學校差不多一個鐘頭多,你看看,一天大概4所學校,這樣大概多少,8個小時差不多滿了。」
哪裡需要就到那裡,反觀在原鄉地區的族語老師游枝潔,能透過學校師生整體對語言的重視,營造良好的族語環境。
拉阿魯哇族語老師 Vanau Salapuana(游枝潔) 表示:「老師他會激起一個反應是說,在沒有拉阿魯哇老師在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他們會自己站起來,我要做這個比賽我要做這個,任何一個事件上的時候,他們都會以身作則,先融入他們要做的工作上。」
原鄉都會兩樣情,就是因為原住民族人口逐漸向都市擴張,有了族語學習需求,但住得分散,族語老師基於交通及時數無法授課,也凸顯師資不足的問題。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說:「總之我們希望透過我們,教育部的師培體制,結合我們全國分布在各地區的大學,來逐步給我們族語老師,作第三代的族語老師培育。」
號稱族語教師3.0的制度,透過各項族語條件來擴充語言人才,但面對原住民族人口轉型的情形,要如何將教學資源分配均勻,又或是在都市學校中營造族語推動氛圍,都是這個族語教師3.0制度要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張嘉容、德蘭亞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