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金曲音樂人達卡鬧,用排灣族語結合客家語創作的歌曲,為2023年台灣文學獎揭開序幕。今年四大創作獎共有116件作品參賽,經過20位評審以及4場評審會議競爭後,誕生出9位優秀創作者,其中在「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中,散文類首獎由阿美族人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獲得,而新詩類首獎,則是頒給來自桃園復興的泰雅族人游悅聲,最後在小說類,由太魯閣族人Apyang Imiq(程廷)獲獎。
原民華語文學評審團代表 Paelabang Danapan(孫大川)說:「在評選過程裡,大概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的作者盡可能地努力,怎麼樣在華語的運用上面能夠用各種象徵也好,或者是語法,甚至是他表達的東西,用語音、各種東西來去介入台灣的漢語世界、華語世界。」
孫大川也表示,評審認為文化跟語言是活潑、開放的,因此也鼓勵原民的文學作家可以找回自己族語重要的文化語彙,也期待未來原民族人能從祭儀文學的翻譯、註釋,成為創作的源頭。
文化部長 史哲說:「文化部其實在明年的預算當中是大幅度地增加,有關於轉譯跟外譯的這個預算,我們已經責成人文司,台灣文學館尤其特別是在外譯的部分,能夠來強化我覺得台灣已經到了一個階段,台灣文學的強大也到了一個階段,我們台灣的文學不是只有給台灣人看,我們需要讓全世界來看到。」
台灣文學館也表示,母語文學為創作基底的文本,其實就是台灣內容的水源,因此文化部也期盼,透過外譯、轉譯,讓世界從文學看見台灣島上各種不同的內容。
整理:施容亘/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