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教部偕東華大學 辦原住民族教育議題工作坊

大綱

為了讓全國教師更深入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教育部攜手東華大學於七月二十八日舉辦「原住民族教育議題工作坊」,帶領國高中的教師走進烏來部落,從山林智慧到傳統飲食文化,就是要讓第一線教師在教案設計上能更貼近原民學生的生活經驗。

為了讓教師在課堂中能更真實地理解並融入原住民族的文化,教育部國教署與國立東華大學7月28日攜手舉辦「114年國語文-原住民族教育議題教學設計工作坊」;特別選在新北市烏來區,就是要帶領國高中的教師從山林智慧到飲食文化,體驗原住民族的生活日常。

講師 Behuy Qesuw(陳少祈):「在台灣有不同的民族,在烏來這個民族去體驗說這個生活型態,會去理解說烏來有這樣的生活型態,可以去看用不同的角度讓他們去理解說現在還有人在用這種方式(去做)。」

透過走讀的方式來體驗原住民族的文化是深化知識的起點;兩天一夜的活動也安排教案設計與討論,期待老師們在烏來將所學的知識融入教學設計,實踐在第一線的教學現場。

國立東華大學協作中心專任助理 姜晶苓:「他們主要是在第二天的時候會寫教案,可以讓他們的教案更豐富,就是能參雜一些原住民的文化在教案當中,讓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讓他們的教案能夠實施。」

不少參與活動的教師表示,透過與山林之間的對話,不僅能加深對原住民族文化的理解,也為教學現場注入全新的視野;唯有彼此相互的交流,教案設計才能更具有文化脈絡,也唯有透過這樣的歷程,才能重新思考教育的初衷與方向。

台南女中教師 林秀珍:「我們會更期待未來當我們要產生所謂的課程教案的時候,我們不是憑空只從文本、從課本做一個想像而已,有了真正原民知識體系的學習,在讓我們帶到學校做課程帶領的時候,我覺得會比較踏實一點。」

在現今課綱強調多元文化教育的當下,原住民族的文化已經不是教材中的片段內容;兩天一夜的活動,從走進部落的文化體驗、再回到教育本質的工作坊,不僅能讓教師得以重新認識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族群,也為全民原教注入許多的教育想像。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