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吟唱傳統歌謠的天籟美聲,為宜蘭縣南澳鄉武塔國小,7日舉辦臺博館典藏之南澳群泰雅族藏品詮釋調查計畫成果展揭開序幕,這是由臺灣博物館與在地師生合作,透過實地訪談、文物詮釋與展覽策劃,重新串起南澳群泰雅族的文化記憶。
臺博館副研究員 李子寧:「他資料是保存在這裡不只物件在那裡,那個主人是哪裡哪一村或是武塔部落的哪一個人他的姓名都有記載,但是多年來這樣子資訊好像都沒有跟地方跟地方重新連結起來,今年就想要啟動一個計劃,是說不只是說重新把這個文物找出來,讓他跟他的物件從物件的主人能夠重新認識。」
而這些來自臺博館典藏的南澳群泰雅族文物,讓部落與學生共同見證文化的再連結,象徵著博物館與部落攜手推動文化扎根教育的深刻意義,也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校檢視文化教育課程,並能夠成為族群復振的重要場域。
武塔國小校長 Yumin(楊偉琳):「期待說武塔國小肩負起泰雅族的一個社會教育責任,那我想說在武塔的村莊裡面,學校也是一個文化歷史振興的一個中心,那我們期待說學校在做文化這一塊用心,也能夠帶動部落,特別是部落的目前的家長,能夠對於我們泰雅文化復振,能夠有更多的一個使命感。」
這些成果不僅是串聯博物館與學校,也加入了部落的參與,讓這些傳統文化能在被保存之餘也得到更健全的歷史驗證,也透過泰雅族年輕一代的參與以及理解,讓文化的力量在這個新世代中持續地向前邁進。最後臺博館也表示,希望明年有機會也能夠將這些文化拿回部落並舉辦文物回鄉展覽。
責任編輯:N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