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語會首次針對台灣宜蘭克里奧語,大規模系統性的語言使用人口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目前使用的範圍,包含南澳鄉的東岳、金洋、澳花村,還有大同鄉的寒溪村,涵括了5個部落;共有1千3百多人使用,使用的場域主要在部落裡,語境較為生活化。研究結果也發現該語言的使用語掌握,和年齡增長有正向關係,也就是年輕一代的族人,失語的狀況越來越嚴重。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 簡月真:「大概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就比較不是那麼流利,但是也有滿多的年輕的族人表達說,他們也聽得懂,所以聽的能力比口說的能力好。」
原語會執行長 Lowking Nowbucyang(許韋晟):「這個語言實際上也是,處於極度瀕危的狀況,從整個原住民族語言政策來看這件事情,或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角度來看,其實首要的就是,接下來一定要做的就是保存(紀錄)。」
之所以出現語言上的變化,原因在於日治時期、為了方便管理原住民族,進行全面性日語教育,百年來造就了日語和泰雅族語的融合,顯現出歷史洪流中的殖民事實,但也成為宜蘭4村5部落的日常溝通工具。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教授 簡月真:「那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族語、我們的賽德克語、我們的泰雅語跟日語,這樣不斷地語碼轉換之後,所以就重新建構我們自己的整個語言的架構,那有這樣的語言傳承,所以它就形成 一個自然的語言。」
原語會執行長 Lowking Nowbucyang(許韋晟):「我們不能否認說這個語言,存在的事實跟它的脈絡,至少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百年的歷史,當然這樣的一個自然形成的語言,我想在我們台灣的這個土地上面,我們自然要用最高度的一個立場,去保存它們跟傳承它們。」
調查結果發現這4村5部落居民,對於台灣宜蘭克里奧語有將近7成民眾具有認同感,同時也支持統一命名,讓語言和部落生活能夠連結在一起,更希望能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的核心價值,尊重多元。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