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文化再度牽起跨國交流!凱達格蘭文化館舉辦「台灣泰雅族與菲律賓伊富高族傳統織品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交流會」,邀請兩地織者以織品為語言,分享文化承襲與創新設計的經驗。
台北市政府原民會副主委 李菊妹:「今年我們凱館就是以南島文化跟文化傳承,作為我們策展的主軸,我也希望就是透過這一次的織品,作為我們文化的對話。」
來自菲律賓的伊富高族以鮮豔色彩與繁複圖紋的織品聞名,每一道線條都象徵族群的身分與社會地位;而泰雅族的織布則以三角形、菱形等幾何圖形為主。
宜蘭南澳織布工藝家 Balkan Nawi(彭秋玉):「我們的織法在操作上完全不一樣,然後一樣的織品,但是他們比較著重在Ikat(絣織)的部分,那我們是有我們自己的技法,我覺得是兩個不一樣的技法,但是都可以呈現不一樣的布料,出來都滿漂亮的。」
伊富高省立大學織布中心負責人 Stephanie Ayahao:「這是我第一次來台灣,我覺得我們的織布和台灣的織布真的很相似,剛才我看到她們在織出圖案的方式,跟我們那邊幾乎一樣,顏色和花紋也都很接近。」
凱達格蘭文化館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讓南島民族以織品為語言,用經線緯線串起彼此之間的故事。
責任編輯:黃金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