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師 pia (馬清山)說,「爸爸外省人、媽媽排灣族,所以外省的麵加排灣族的麴,其實在發酵過程中,這兩個元素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將父親傳承的製麵手藝,結合排灣族傳統酒麴發酵麵粉,來自台東太麻里大溪部落的馬清山,融合父母家鄉飲食文化,自行研發風味獨特的麵麴饅頭,並透過講座向民眾分享排灣族製麴技術,強調排灣族製麴,主要是以大月橘,也就是俗稱的七里香,還有大風草跟山菊花三種植物來調和小米酒的辣、香、甜。
工藝師 pia (馬清山)還提到,「如果你放多一點七里香的話,我們釀出來的就會很辣,而且我們做出來的酒,喝了會頭痛,七里香過去老人家也是拿來毒魚的。」
再造山海部落新美學計畫執行高蘇貞瑋表示,「其實我們是透過空間改造,支持這群就是想要做自己想要做的,文化學習的事情這樣,所以這個空間其實當初空間其實只有到這裡。」
台東縣府連續四年辦理「再造山海部落新美學計畫」,透過閒置空間修繕改造,延續部落創生動能,營造更多產業文化示範亮點。來自大溪部落的馬清山,多年來積極復振排灣文化、復耕傳統植物,並向耆老請益製麴技術,希望營造一處部落學習場域,延續祖先傳統智慧。
工藝師 pia (馬清山)表示,「我們把我們家裡的空間打造成一個麵麴廚房,部落老人家教我的,我會把它在這邊在這個空間分享給大家。」
台東縣府藉由生活空間改造,鼓勵族人跨出夢想的第一步,也期待成為地方產業亮點,吸引遊客走進部落。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