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專院校陸續開學,學生活動也紛紛展開,而在校園第一線處理原民學生事務的「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除了本身輔導原住民族學生的業務、處理獎助學金、辦理各項活動外,因今年上半年,發生多起原民學生遭歧視的事件,讓教育部在今年6月宣布要積極落實《原住民族教育法》以及「原住民族教育發展計畫」,推展全民原教、也強化原資中心的功能。
台北商業大學原資中心助理 Pima:「今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主冊又多了一個計畫叫全民原教,所以等於說這個多出來的計畫,也是變成原資中心要辦理,辦原民跟非原民(學生)一起的活動,辦理活動外,今年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又增加,而且因為原民學生出事情的時候,通常第一時間不會去找輔導室,會是進到原資中心。」
Pima表示,若將原資中心行政業務與學生輔導兩大項目,分別增聘專任人力,可能是緩解人力資源的方法之一。但根據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原資中心要點規定,每校專任人力以補助一名為原則,如果原民學生人數達200人以上,可以再增加一名專任人力,有不足的部分,將由學校自籌款或由「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中的項目支應。但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10年全國原民大專院校學生有2.7萬人,而111年人數則下降到2.6萬人,在少子化的趨勢之下,原民學生就讀大專院校的人數恐會持續下降。因此如果學校沒有經費自籌人力、也沒有申請高教深耕計畫,那麼以原民學生人數,作為原資中心專用人力聘用的標準,是否還合乎時宜?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我們怎麼樣把這個不同的資源整合在一起,讓整個資源有更好的運用,檢討以後不管是在人事費用的增加,或者是整個業務費用的調整,都是我們跟教育部在今年內、也就是年底前,會做一個全盤的考量。」
原民會也表示,除了原資中心外,部分大專院校學校也會辦理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中心、語言學習中心等,相關原住民族學生資源,都將與教育部一併商討。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