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貓公部落Ilisin 頒「重要民俗登錄認定證書」

  • 發布:2025-08-10 19:11
  • 花蓮豐濱
  • Faul

大綱

在2024年9月11日文化部公告登錄《Ilisin no Fakong》為重要民俗,並認定「Fakong貓公部落」為保存者,8/9適逢貓公部落的娛靈祭,文化部就特別頒授「重要民俗登錄認定證書」。

由貓公部落的傳統領袖高金萬親手接下證書,「Ilisin no Fakong」被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特別代表文化部長親自到部落,頒授登錄認定證書,根據文化部的認定,「Ilisin no Fakong」是全國24項重要民俗當中,第6項的原住民族重要民俗。

文化部政務次長 李靜慧:「經過這六年彼此的認識,我們文資的委員們就非常的確認,貓公部落的確把花蓮Ilisin,把我們阿美族Ilisin的這個細節上,不但是完整的記錄,而且還完整的在傳承給下一代,我想這是一個非常標準模範的,作為一個文化資產傳承者。」

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原來的資產保存法,並沒有包含原住民族的文化資產,尤其是由部落所保存的過去也沒有,後來我提出法律的修正。」

授證當日恰巧適逢部落的娛靈祭,「Ilisin」做為貓公部落族人感謝祖靈、歡慶豐收的重要祭儀,從部落建立以來,依循著傳統辦理至今,儀式包括迎靈儀式、娛靈歌舞、送靈祭儀等,由部落各年齡階層共同參與,展現Fakong部落對文化保存的高度自覺與行動力。

貓公部落傳統領袖 高金萬:「我們貓公部落從日治時期到現在都沒有中斷過,日本與美國發生戰爭,發生颱風或地震,貓公部落都未停過,這種所謂的Ilisin(豐年祭儀),比春節過年還重要。」

豐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Canglah(吳建安):「阿因為時代久遠,很多年輕人會慢慢地忽略了Ilisin的重要性,我們在106年時、我們當青年之父的時候,覺得這個維護以傳承,還有教育部落年輕人對於Ilisin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108年部落會議的時候,跟部落的長老提出這樣的一個想法。」

一棒接著一棒,教育青年堅持守護傳承,展現部落自主參與,以及對族群記憶的認同,透過國家重要民俗的認證,文化部期許部落文化保存與實踐,將更具制度性與可持續性,同時也計畫與地方政府、貓公部落持續合作,攜手推動「Ilisin no Fakong」的保存跟維護,讓台灣多元文化在地深耕、發揚,讓世界看見貓公。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