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剴剴案」等多起兒童受虐事件,引發社會對托育安全的高度關注,為了強化托育服務體系,日前行政院會通過《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目的是要建構完整的托育制度,同時完善管理與輔導機制;除了行政院版本,民間團體也沒有缺席,攜手民進黨立委擬定《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
彭婉如基金會組長 陳竹儀:「我們覺得呢,行政院版其實是缺乏政策目標,它的政策目標過於狹隘、然後同時也缺乏服務目標。」
陳竹儀表示院版本並沒有明確規範保母的退場機制,也沒有充分考量偏遠地區及原住民部落、公共托育的可及性與普及化;面對這樣的問題,來自屏東、長期投入托育工作的美園部落老師馬秀辛也指出,目前部落最迫切的問題,就是缺乏足夠的育兒空間與設備,讓照顧工作難以持續推動。
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美園部落老師 馬秀辛:「是不是在同一個空間能夠做一個切割?不同的時段或不同的用的方式,然後增加一些設備或設施能夠改善來滿足這些我們的照顧需求。」
除了托育議題,民間版本草案也補強保母退場機制,並明訂中央主管機關定期審查、認證保母資格,目的就是要提升居家托育的透明度與專業性;而保障幼兒權益之外,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也提到不能忽略托育人員的工作條件。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淑芬:「我們也希望要確保勞動條件的基本保障,那勞動條件保障以外當然薪資也要有保障。」
民間版本草案也提出,應鼓勵機構托育人員加入職業工會,定期檢視居家托育品質及衛生安全,同時也會導入有利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服務條件與監督機制,真正從制度面全面升級兒童的照顧品質與安全。
「托育要安心,兒童要安全;兒托法,升級!升級!升級!」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