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演繹阿美族傳統報信,為學校61周年校慶和跑道落成給予祝福,他們是十全國小附設沉浸式班級的學生。而相較於其他學校,他們最大的特色,是全班多數為非原民學生、原民生僅有個位數,因此這次校方特別安排報信儀式,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都充滿意義。
學生 周品縢:「(剛剛唸的那些內容他是在講什麼?),有謝謝,還有立正,還有跑步。」
家長 陳婉瑜:「我們很感謝Hana老師給Moli(周品縢)這個機會,可以上臺做小勇士的表演,我們覺得學習這個語言,真的是讓我們可以更愛我們台灣各種不一樣的文化。」
校長 李致誠:「怎麼樣讓我們老師們、學生們、家長們多了解我們原住民的文化語言跟生活方式等等,多跟我們做交流,消除歧見、避免誤會,所以在我們設計運動會活動的時候,我們就想到怎麼樣來融入我們沉浸式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對非原民家長而言,讓孩子進入沉浸式班級學習族語,就像學習第二、第三外語,除了培養多元觀念外,也刺激大腦發展。而在全校師生面前展現族語學習成果,並加強全民原教概念,原民家長也給予校方肯定。
家長 Canglah(洪恩福):「我覺得是滿好的,因為其實我們原住民其實也是從部落出來,也是在各個城市裡,那可以讓其他的就是一般的民眾,一般的這些小朋友可以認識阿美族的文化,我覺得也是將這個文化可以傳揚出去。」
從小小的祈福儀式開始,將全民原教精神落實校園各角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也以族群文化為榮。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