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生活 國家公園法 太魯閣國家公園 武嶺 火鍋 遊客武嶺煮火鍋拍片PO網 太管處、保警追查 51 一名遊客在個人社群平台發出訊息,先是拍攝星空標記在武嶺,下則影片就是拿著火鍋料,寫下「在武嶺吃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等字樣,還清楚拍下一群人用桶裝瓦斯炊煮火鍋。 2024-08-13 12:21
環境 依法開罰 垃圾 大鳥村 大鳥村後山遭任意棄置垃圾 公所將加強查緝 49 廢棄的家具、塑膠椅以及水泥磚塊等,全都被丟棄在山谷中,這裡可不是垃圾掩埋場,而是位在大武鄉大鳥村後方的山上。 2024-08-07 19:05
交通 環境 環評 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 大會審查委員無新增意見 蘇花安環評過關 42 七月底完成部落諮商同意最後一哩路的《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6日續拚環評大會審查;最終環評委員無新增意見,蘇花安環評「過關」。 2024-08-06 19:07
環境 發展價值 碳匯土地 打破「種碳能發財」迷思 原民碳匯須永續發展 91 前桃園市原民局長 林誠榮:「我們可以跟我們的企業來合作,怎麼把我們的生活、原住民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 2024-08-05 19:35
環境 立法院 公聽會 破除迷思 碳權交易 碳權交易藏隱憂 部落恐難獲利提出見解 137 前桃園市原民局長 林誠榮:「我們為什麼不好好把我們的林地,能夠在第六年我們就老的把它疏伐掉、然後讓新的竹筍起來?這個才是我們最好的綠碳,也是我們黃碳的來源。 2024-08-05 12:33
深度 環境 2050淨零排放 森林自然碳匯 推動2050淨零排放 原民自然碳匯角色關鍵 207 自然碳匯實驗林地主 Hinu Bsyal:「這片地那時候我爸爸總共開墾15公頃多,那時候(省主席)黃杰就給我爸爸一個獎勵(山地造林)證明,是全省山地造林的第二名;第一名是在苗栗可能也是泰雅族的人。 2024-08-02 19:39
環境 立法院 原住民族土地 淨零排放 自然碳匯 談部落自然碳匯 立委邀學者、企業開公聽會 224 2日立法院會議室塞得滿滿滿,前來的有原民族人、專家學者、2050淨零排放的相關部會、以及需要減碳的企業代表,深入了解在「碳有價」的時代中,原民族人如何發展自然碳匯;而攸關原住民族的森林自然碳匯的資源,也就成為重要關鍵。 2024-08-02 19:34
環境 社會 minngayan看見原視界 台中市政府原民會 影像徵件活動 台中市原民日影像徵選頒獎 8作品獲肯定 44 台中市政府原民會,今年辦理「minngayan看見原視界」影像徵件活動,希望透過影像紀錄讓族人說自己的故事,也讓外界看見原住民族的議題與生命力,今年參賽作品共有28部,雖然每部作品都以10分鐘短片呈現,但不同議題不同的呈現,就讓評審團絞盡腦汁,很難用單一思維來決定得分高低。 2024-07-31 19:30
環境 防災 夏天 收穫祭儀 酷熱 祭儀活動嚴防熱傷害 醫師建議謹記3要素 15 每到夏天、酷熱的天氣總是令人煩惱,尤其是部落舉行收穫祭儀時,盛裝出席祭儀現場,炙熱的太陽和不透氣的族服,跳完一圈圍舞,總是會大汗淋漓,為了避免熱傷害,青年更是必備涼感小物,讓自己保持清爽。 2024-07-19 19:34
環境 生活 深海魚 紅佳夢 紅喉 魚苗 台東成功復育「紅喉」 富山流放逾2千魚苗 48 水試所人員將一袋袋魚苗,順著綠色的放流架往下滑落,讓小魚們回到大海中繼續生長繁殖,放流數量多達2400尾,其中更有100尾是俗稱「紅喉」或「紅佳夢」的「赤鯥」,是東部地區高經濟魚種,每公斤價格上看2000元,但漁獲量從1990年的2000多公噸,到現在只剩63公噸左右,數量大幅減少,漁民認為是底棲網過度捕撈所造成。 2024-07-17 19:21
環境 休閒步道 信義鄉 堤防護岸 濁水溪線 評估堤防美化可行性 有關部門赴信義會勘 13 一行人來到橋上,討論建設工程的可行性,為了美化水圳堤防設施,族人向水利署提報申請沿岸步道以及堤防護岸等工程,希望打造結合布農特色的休憩場域,也透過建造堤防護岸,讓溪水不要再沖刷到族人的農地。 2024-07-17 19:18
原鄉 環境 卓溪鄉 反暴力 稻影30為愛發電活動 卓溪舉辦「稻影30」活動 邀體驗布農文化饗宴 23 卓溪鄉「稻影30為愛發電活動」,花蓮縣原力全人發展協會特別串連卓溪鄉各個在地組織,用在地人的視角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包括闖關遊戲、文化體驗、音樂晚會、電影播放及在地山農黑熊市集等形式。 2024-07-16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