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守護布農「犬獵文化」 桃源文物館推影像紀錄

大綱

為了保存快要失傳的布農族傳統狩獵方式–犬獵,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與部落獵團合作推出影像紀錄,並在今日(20)舉辦開幕活動。

不管長輩還是孩子,都被眼前的紀錄片吸引;為了保存快要失傳的布農族傳統狩獵方式–犬獵mapu asu,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與部落兩個獵團:阿列夫獵團以及小嗨魯獵團合作,透過紀錄片方式,回望布農族犬獵文化的演變和進行,並在20日舉辦影像開幕活動。

桃源原住民文物館長 賴建戎:「布農族這邊就是有跟犬獵這邊就是跟狩獵部分就是有密切相關,所以我們就是做一些影像記錄做一個傳承。」

獵人也提到犬獵中狗就如同人的夥伴、關係必須親密,不僅從小就得帶進山林訓練、連從取名都有講究。

阿列夫mapu-asu獵團團長 Aliav(張志剛):「以牠的顏色去區分,虎斑色的話我們就會叫牠hupan、然後有花花的話叫mapatas、黃或紅的話我們叫danghas、黑的話我們就叫tahdung。」

獵人 張志誠:「過去文物館所呈現的都是文物,它沒有做所謂的實地的像實地的狩獵的過程的記錄,所以這次這樣的呈現,我覺得會讓更多的人去認識布農族的狩獵文化。」

除了布農族狩獵文化外,桃源區的拉阿魯哇族也有漁獵文化,區長也建議文物館未來也能拍攝相關紀錄。

桃源區長 杜司偉:「其實像拉阿魯哇族在溪裏面很喜歡釣魚或是蝦、溪蝦、溪魚,這類的其實我們也可以做一些紀錄典藏。」

藉由影像紀錄,更直觀的感受犬獵過程以及傳承意義,加深大眾對於布農族狩獵的理解,讓文化被保存看見。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