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台各地的原住民族實驗學校,透過靜態展的方式,呈現學校推動文化教育的現況,為了讓各校經驗交流,台中教育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中心,辦理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成果展,其中也聚焦在特殊教育進行研討,希望藉由多觀察學生學習狀況,盡力發揮原住民孩子的優勢。
台北市立大學助理教授 劉秋玲:「其實最主要是希望老師能夠有多元的一些角色,怎麼樣在教育現場協助,學生的部分是希望,老師們能夠發現學生的優勢,能夠在第一線去了解學生有哪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台中教育大學原住民族課程發展中心活動主持人 葉川榮:「希望未來我們在教育上面,能夠替原民實驗學校以及更多的原民重點學校,去研發更多有利於資優生或資優教育的推動,我們希望原住民的特殊教育裡面,在障礙的部分、在資優的部分,它都能夠獲得均衡的發展。」
提供活動場地的台大實驗林也表示,原鄉教育的發展除了從學校做起之外,公部門或是企業也要發揮社會責任的義務,一同在原鄉學校教育的課程上,持續提供相關資源來協助。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副處長 衛強:「我們身為大學,本來在大學的社會責任,另外在我們蔡處長的推動之下,十多年來我們在跟原鄉地區的共榮計畫,以及許多企業的認養,我們都有非常好的互動。」
屏東縣瑪家鄉長榮百合國小校長 陳世聰:「我覺得這個分享的機制很好,我也希望不管是從政策的資源,或者是在整個各方的支持,也希望這樣的交流協作機制能繼續維持下去。」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原鄉學校,轉型為原住民族實驗學校,不僅印證校園逐漸重視原住民文化教育,也期盼藉由一場又一場的活動分享或是專題研討,可以凝聚提升各校之間,推動文化永續發展的教育使命。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