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全國矚目「國立原博館」 落腳高雄澄清湖畔

大綱

全國矚目的「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終於要在高雄澄清湖畔落腳了,這座博物館從104年開始籌設,歷經選址、環評、到都市計畫調整,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未來,這裡不只是一座博物館,更將成為展現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受到全國關注的國家級「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確定在高雄澄清湖旁落腳。這座原博館從104年啟動籌設,歷經十年的選址評估、環境影響審查,及都市變更計畫調整,如今終於完成綜合規劃,並獲行政院正式核定。未來,這裡不僅是文化展示的場館,更被期待成為原住民族歷史記憶與集體敘事的重要基地。

原民博館籌備處代理主任 陳坤昇:「這個計畫才在去年3月22日已經奉行政院核定,目前原博館籌備處
已經在高雄成立了,所以現在整個建館的工作是由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備處來執行,我們的人員都到位了,整個基地也都取得了。」

籌備團隊預計在明年六月前完成建築師徵選,隨即展開設計作業。這將是台灣第一座以「原住民族」為核心概念打造的國家級博物館,未來也將是全球少數專為原住民族文化而設的指標性建築。

原博館籌備處代理主任 陳坤昇:「我們希望在明年六月以前,把整個博物館的建築師的徵選能夠完成,完成之後,我們的建築師就會開始依據我們的需求,去做整個博物館的設計,我們希望在一年的時間,把這個博物館的設計完成,然後後續我們就開始進行工程的發包,我們希望在8年內能夠把這個博物館的建成。」

原博館的核心理念是「原住民族說自己的故事」。從建築設計、展覽內容到館藏規劃,都將以族人的觀點出發,呈現島嶼上的生活智慧與文化脈絡,同時回應歷史四百年來的殖民與壓迫。

原博館籌備處代理主任 陳坤昇:「同時也要把過去四百年來,原住民社會所遭受到的殖民化的過程,來透過解殖,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原住民族,進而能夠地互相地融合。」

陳坤昇也提到,除了在地連結,高雄原本就有多元的原住民族聚落,原博館將持續與地方族人對話,並且與國際接軌,建立全球性的交流網絡。

原博館籌備處代理主任 陳坤昇:「包括南島的、夏威夷的、甚至是南美洲的博物館,我們都會來簽署合作備忘錄,然後我們把國內國外的相關的博物館都把它連接起來,變成一個世界的原住民族博物館。」

然而,如何展現文化,仍是眼前最棘手的挑戰。由於原住民族文物在歷史中大多流失,未來展示必須在傳統民族學與當代科技之間找到平衡,並透過與學者與部落共同合作,塑造一套專屬於原住民族的詮釋方式。

原博館籌備處代理主任 陳坤昇:「現在展示部分的確會是我們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原住民族的文物幾乎都流失殆盡,那我們現在正在思考說,未來我們原民博物館的展示方式,還是要用傳統那種民族學的展示方式,還是利用現代科技的展示方式,這個我們也還在思考。未來我們會跟專家學者跟我們的部落朋友都一起來思考,現在也正在做整個展示內容的規劃,展示的規劃定案之後,就會交給我們建築師來做,依據我們展示的內容來做。所以未來長什麼樣子,請大家拭目以待。」

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的落實,不僅是文化保存工程,更是一場歷史修復的實踐。未來八年,這片澄清湖畔的土地,將承載台灣原住民族的故事,也見證一座屬於全體族人的記憶場館誕生。

責任編輯:王涵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