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部落小米即將在今年9月起正式納入全國學校營養午餐體系,立委伍麗華率先號召,在團膳業者響應下自發性自費投入,選定屏東24間學校及6間北北基學校進行小規模試辦,在19日正式啟動導入小米入餐。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小米確實它的營養價值高之外,而且對我們孩童的腸胃是非常好的一種主食,所以我們都非常樂見我們(部落)的小米進入到我們的營養午餐。」
團膳業者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陳明信:「5月分跟6月分我們有號召,總共是29所學校在北北基及屏東的部分、總共29所學校,來吃我們所謂的小米飯;還透過教育單張跟營養教育,讓孩子知道這是台灣原生種的小米、它其實是相當好的食材。」
在學校營養師的精心設計下,製作出小米蒸肉、小米粽及小米八寶粥等菜單,運用台灣原生小米具備高膳食纖維、不含麩質、幫助消化等特性,對學童健康有極大助益。
瑪家國中學生 langpaw:「(今天有什麼不一樣?)有小米。(味道呢?)很好吃!」
瑪家國中學生 Luwane:「很好吃!有融合原住民的文化(味道)。」
原民會主委曾智勇也親自出席,強調小米在原民文化中的深厚意義,不僅是原住民族的重要作物,也肩負著文化復振與民族味覺記憶。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小米在我們排灣族魯凱族是非常意義深遠的,希望透過對食物的味覺的感覺,讓我們的小朋友不單單是吃到小米,更能夠感受得到過去祖先傳下來的食物,讓我們的文化更能夠繼續傳下去。」
農糧署副署長 黃昭興:「我們會針對(小米)鳥害、怎麼樣去防治我們的鳥害,還有生產機具這個部分,我們都會提供相關的一個協助;我們很希望這樣的活動這樣的計畫能夠順利成功,讓我們的小米產業能夠繼續發揚光大。」
立委伍麗華表示,「國產部落小米進入學校營養午餐」不僅是營養午餐政策的一大創新、更是落實食農教育與文化實踐的重要里程碑;而原民會則表示,小米入餐將部落傳統作物保種與產業結合,是原民會推動部落農業發展與經營模式的新願景,未來將藉由跨部會的攜手合作,為原鄉創造更多樣永續的部落農業。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