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松林橋彩繪遷徙史 部落知識體系在地實踐

大綱

日治時期,位在南投仁愛鄉的德鹿谷村的賽德克族人,有部分族人是被強制集團移住到現今的松林部落,至今已有一世紀的歷史。為了讓松林部落族人了解祖先的遷徙歷史,靜宜大學賽德克族知識研究中心,透過推動部落知識體系在地實踐計畫,今年七月邀請原民彩繪術家余鴻文,在當地的松林橋上透過彩繪,將遷移歷史畫在橋上,歷經四個月終於完成。

大家在完成松林橋的遷移史彩繪落成祈福儀式後,部落耆老就帶領親愛國小學生,來講述松林部落的遷徙歷史,希望藉由這樣的彩繪故事,讓族人更了解自己部落過去的歷史以及祖居地。

親愛國小校長 詹素娥:「這個橋(彩繪)上面是有遷徙路線,然後很多跟我這個年紀的,很多都不知道他是從哪裡來?所以我們今天特別把這個(遷徙史)標出來,就是讓他們勾起說我阿公好像是哪一個(祖居地)部落來的。」

賽德克族民族議會總召 瓦歷斯‧貝林:「日本人就特別從德鹿谷部落,把一批人遷到這裡來,這個地方是布農族跟泰雅族中間的緩衝帶,讓賽德克族住在這裡的話,比較兩邊可能會比較不容易,就是有一些紛爭。」

日治時期為何會從德鹿谷遷移一部分族人來此,其實眾說紛紜,但大部分的說法是,一來分散賽德克族德勢力,二來安插在親愛村泰雅族與布農族中間,來緩和早期萬大社泰雅族與干卓萬布農族間彼此的衝突。由於遷移脈絡已久,現今許多族人以不了解這段歷史,因此希望這樣的彩繪遷徙史的故事,讓松林部落族人不要忘記自己從何而來。

靜宜大學賽德克族知識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 伊婉‧貝林:「彩繪橋的這個計畫呢,它是知識中心的另外一個子計畫,就是部落實踐的一個這個子計畫,就是我們所調查好的這個知識、部落的知識呢,能夠回饋到部落裡面,讓部落的人使用甚至於傳承。」

在松林橋的彩繪上,除了標註有祖居地部落的名稱以及遷徙的路線外,還有部落現在發展香糯米及段木香菇的產業特色,除了讓部落族人了解自己的歷史外,也希望其他來到部落的民眾或遊客,也能透過彩繪橋,來認識松林部落的族群特色。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