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凱達格蘭秀朗社潘家古厝建成百年 辦踏查活動

大綱

適逢凱達格蘭族、秀朗社潘家古厝,建成一百周年,11月3日台灣平埔原住民協會,舉辦暗坑挖仔社踏查,吸引了許多文史工作者參與,而族人也在巡禮之後,更認識凱達格蘭族的歷史文化。

穿梭在新店大街小巷,台灣平埔原住民協會,舉辦百年秀朗-暗坑挖仔社踏查活動,走讀凱達格蘭族的歷史空間,讓在地凱達格蘭族人潘家的後裔,更深入了解族群歷史。

潘家後裔 潘鄭照江:「稍微了解 (走讀)有很幫助,因為讓我們喚起一些從前好像可能就是這樣子,我們以前都不知道,就住在這裡,就是以為就是這樣,不知道以前過去的歷史如何,所以覺得是很好。」

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潘正育:「40幾歲才知道自己是秀朗社(族人),當然是百感交集,到處都是秀朗,從小到大都不知道那是自己的社名,祖厝當然是從內挖仔的,潘家古厝繁衍過來的,這一次遇到這麼多人願意有興趣來,當然是覺得很感動。」

隨著城市開發,凱達格蘭族人的生活痕跡,也逐漸被淹沒,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高樓大廈,不過從墓碑碑文上的堂號,見證了過去祖先遷移的歷史,對於當代凱達格蘭族人來說,增加的是對土地與身分的歸屬與認同。

臺師大原住民教育文化學程助理教授 Pasang:「他有從墓碑,蒐集到的一些墓碑,那有找到一些連結,在地的大的頭人,潘姓的(族人),以及他們的後代,相連結的這些資訊,怎麼樣能夠也運用,文化資產保存的工具,進一步地來幫助我們的人,來認識自己的在地的歷史。」

暗坑文化工作室執行長 吳柏瑋:「在尖山(墓園)上面還有寫著秀朗,寫著雷社等等的一個堂號的狀況,這個跟漢人的墓葬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些蛛絲馬跡爬梳出,有哪些可能已經轉為換姓的家族,他們過去是我們平埔族(群)族人,那我們可以藉此協助他們重新取得這樣的族群認同。」

在歷史的長河中,凱達格蘭族的語言、祭祀文化不斷流失,而秀朗社潘家古厝,如今建成百年,透過歷史走讀,讓族人能夠重新走祖先的路、找回族群認同。

台灣平埔原住民協會秘書長 陳金萬:「因為以前找不到熟註記,大家都對這個認同,不能夠有一個依附,所以我們就想來辦這樣的活動,讓平埔族人能夠來學習,另外也是跟對一些有興趣的,文史工作者可以有一些對話跟討論。」

歷經殖民統治,族人的地權更替、姓名的轉變,讓復振工程難上加難,但是隨著族群意識抬頭,凱達格蘭族人也在龐大的文獻之中,梳理族群的歷史脈絡,期待凱達格蘭族的文化,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吳柔思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