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隻白蝸牛在葉子上爬呀爬,雪白色的螺肉也被稱為白玉蝸牛,是法國餐廳常見的高檔食材,如今在台東原鄉部落,也漸漸出現養殖風潮;透過世界展望會及中小企業輔導飼養,目前已開發出白蝸牛罐頭、香腸及特色料理,並在上個月順利與國外業者取得合作,準備進軍港澳市場。
中小企業家 林奕廷:「外國人對於白蝸牛接受程度是非常的高,牠基本上蝸牛的一個特性,牠沒有糖分然後熱量、脂肪各方面都特別的低,一樣的蛋白質但它的熱量只有牛肉的八分之一。」
白玉蝸牛養殖戶 張正雄:「牠的環境的需求很高,有一點農藥殘留牠就會不健康、生病。」
雖然白蝸牛養殖成本不高,但環境要求卻非常嚴苛;農民秉持有機無毒的飼養方式,利用台東好山、好水的自然環境,成功培育出優質的白蝸牛,目前一年可以收成3次,收購價約一斤80元,是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
世界展望會產品經理 盧偉岸:「展望會一同來合作,來幫助我們台東的在地農民來做這一個所謂的綠色循環農業的永續農業。」
給魚吃,不如給他釣竿!在世界展望會及中小企業的協助下,目前台東已有2位扶助戶穩定養殖白蝸牛,飼養數量超過10萬隻;而接下來也準備和越南、日本兩國洽談合作,盼拓展更多外銷市場。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