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嘉義學子赴美發表論文 分享鄒族科學智慧

大綱

上個月初,嘉義有一群鄒族學生因為入選AISES美洲原住民科學與工程學會論文發表,苦籌經費,最後在中央及地方政府,還有各界善心人士的幫助順利成行;其中有兩篇論文獲獎,他們還在此行中與世界首位原住民太空人Herrington碰面,更在會場上唱起了高一生創作的鄒族歌謠,讓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的聲音。

穿著族服,演唱鄒族高一生創作的歌曲,這一群來自嘉義鄒族的學生們,踏上美國,在AISES(美洲原住民科學與工程學會)年度大會上發表論文,與全球五百多位原住民科學工程領域人士,分享鄒族的科學智慧。

嘉義縣民和國中學生 Pasuya noacachiana(莊宗佑):「發表的途中,那些評審都是對我們都很好,看我們是外面來的,然後我們英文也不是很好,然後他就說只要把重點有表達出來都算很好;能看到很多美國那邊當地的原住民500多個(人),我覺得非常的酷,想要跟他們學習就是他們的知識。」

嘉義高中學生 a’tai tapangx(方啟嘉):「其實語言也不是障礙,你可以跟別人就是用一些簡單的英文進行溝通,可以互相的交流,並且在這一次AISES活動中,傅麗玉教授也帶給我相當大的啟發,帶領我們去參加吉娃斯愛科學的首映會,還讓我見識到原住民的太空人,讓我知道原住民族有各方面發展的空間。」

兩組學生分別以鄒族山羌笛與鄒族葛藤為主題發表的論文獲獎,赴美交流的過程中,最特別的是在會場上與世界首位原住民族太空人Herrington互動交流,激發起對更多領域的求知欲望;今年首次有台灣中學師生參加AISES,還包含了自費參加、來自南投仁愛鄉南豐國小的老師。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國小老師 Rimuy Iku(鄭筠茜):「那在我們文化課程實踐中,原本就有科學帶入,只是這次我們出去交流,會讓這次的經驗帶回學校,把教程做的更完善。」

嘉義高中高三生 黃冠霖:「大會中我發現到原住民族有非常多的知識,就舉個例子,像我以我參展來講,我隔壁的那個女生,他們那組做的是科技與原住民文化的知識之間的交融,這也讓我意識到,就算是非原住民,其實也可以通過科技或其他的東西,來間接了解原住民族的知識。」

相信在未來,原住民知識可以透過各種形式,突破族群、地域與國界。

總統教育獎得主 Voyu ‘e-noacachiana(莊凱丞):「閉幕式的時候也交了很多原住民族的好朋友,而且也跟他們拍了照、也跟他們跳了舞,我也覺得這是很特別的經驗,那更是能夠把我們鄒族的文化,能夠傳遞到各世界。」

嘉義縣民和國中教務主任 蔡明哲:「所以我就知道這些孩子真的被AISES啟發,也告訴他們人生應該要有夢想、有方向。」

結合科學與文化站上國際舞臺,這群孩子們努力克服了英文,即使行前苦籌經費,最後在原民會、嘉義縣政府及地方善心人士等共同幫助下順利成行,他們帶著部落的養分,化為原住民科學知識向外走出去,壯大膽量的同時也實踐夢想,更準備好了要迎接下一個挑戰。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