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幽默風趣的課程內容,逗得台下學員笑聲不斷,而在歡快的氣氛中,講師也正慢慢向學員灌輸照顧原民長者需要留意的事項。由台南市原民會針對各長照關懷據點的照服員開設的「多元文化照顧教育訓練」課程,期望照服員能夠在提供專業服務工作之餘,也能理解和尊重原民族群生活方式、語言及文化,貼近長者照顧需求。
台南市原民會主委 Salau Kaljimuran(白惠蘭):「因為我們台南有37區、37區的關懷據點裡面會散布我們原住民長者會散布在其他的關懷據點裡面,希望照服員他們具備對於原住民的知識上面,他們可以有一些的認識,所以我們就辦了這三場。」
三場不同內容的課程,也吸引近200位照服員報名參與,其中也有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參與其中。
學員 阮鈴允:「我是外籍的,然後來台灣參加這個原住民的課程,是想了解我們台灣的原住民有一些特色的(文化),有一些我們(該)懂的、不懂的,然後要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學員 簡妏玲 :「自己之前可能沒有碰過這麼多族群的人的時候,會對這部分不太了解,那不太了解就會很容易產生一些誤解,所以我覺得這個課程就是可以讓我多了解不同族群的一些文化。」
面對人口快速老化的時代,長照服務也逐漸被重視,而在多元族群融合的台灣,能夠具備文化敏感度的前線照顧者,也是推動社會文化友善安全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