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隆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舉辦的「原民文化好好玩」營隊,帶領學生走進烏來獵人學校,從認識獵刀、獵槍,山豬、水鹿頭等戰利品再到野外求生,就是要讓孩子透過實際的體驗,認識泰雅族狩獵文化與自然知識。
八斗高中原教中心老師 陳嬿涵:「因為他們應該很少親近這麼自然的地方,這些自然的地方,我希望他們可以體驗樹木、草地或甚至這邊的吹出來的風,跟我們都市真的不一樣,那我們很希望孩子有這樣不同的生活經驗。」
獵人學校課程實戰又多元,從射箭、生火、認識陷阱及獵物,再到獵槍的歷史與使用原則,連火藥與原住民族自治獵槍的制度也納入課程。獵人學校表示,希望讓都市裡的原住民孩子補上與山林文化中斷的連結。
烏來獵人學校校長 張仁傑:「我們要跟小孩子講,原住民自製獵槍就是自己做自己保管,殺傷力不夠,你說打山羌(三槍),可能會打到五槍。」
而對小學員來說,學習原民文化的課程是驚喜連連。不只第一次看到獵槍、獵物頭骨與山林知識,還能透過弓箭練習與掌握生火技巧,親身體驗原民文化的魅力。
學員 楊皓婷:「我之前也有參加過原住民營隊,然後我一開始有點不敢摸那些骨頭,但是現在沒有那麼怕,然後我覺得很有趣。」
基隆市原教中心表示,文化是多元且流動的,唯有透過身體力行,孩子們才能理解原住民文化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意義,進而培養尊重、理解台灣族群多樣性的認知,讓全民原教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