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和平區和平國中,進行泰雅民族文化教育,特地在校園內搭建了一座傳統屋,除了作為校內的文化教學場域外,也對外開放作為全民原教的教室,傳統屋才剛搭建完成,就引起台中一中的注意,特地帶學生前來進行泰雅文化的校外教學課程。
台中一中學生 劉同學:「上學期的時候就已經先體驗過,打獵設陷阱,還有一些原住民美食,然後今天看到他們有傳統的家屋,然後覺得很特別,就沒想到裡面會在房子裡面,燒火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就是很奇特就是之前沒有想過。」
台中一中學生 廖帝龍:「剛開始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因為周邊都是以非原民的朋友為居多,然後就會一開始來入學的時候,就會想說身邊,會不會有什麼微歧視之類的,但是經過一個學期的相處之後,我發現他們對原住民的文化,非常感興趣。」
台中一中曾在102年舉辦園遊會的時候,有學生以「烯環鈉」這個化學式諧音哏,作為擺攤主題,遭質疑有歧視原住民之意,此後學校就加強多元文化教育,藉由全民原教的課程,希望讓學生對原民文化有更多理解。
台中一中祕書 陳一隆:「我們有跟和平國中博屋瑪國小,還有台中教育大學簽署,全民原教的MOU,那這一堂課實際上是,我們希望透過來和平國中參訪,來認識泰雅族的家屋,以及進行文化實作的學習,所以我們來學習這樣的文化實作,實際上是讓我們的學生有,更豐富去理解別的族群,也培養更多的同理心。」
和平國中校長 葉天喜:「全民原教的一個理想,其實也是很希望說,可以在我們的學校這邊,當個種子把它推介出去,因為在校內的師生,其實看到了外界的人近來,就像國際教育部一定要出國一樣,我們在這裡其實可以做一個很好的交流。」
透過全民原的課程的學習,台中一中希望學生從實際的文化體驗中,來培養同理心並消弭偏見,同時也在學生相互交流過程中,促進族群間的融洽與包容。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