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英士童陪伴計畫 打造六大主題充實暑假

大綱

隨著國內面臨少子化問題,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多元的發展。帶你看到宜蘭大同的英士部落,今年首度加入臺灣夢社區兒童陪伴紮根計劃,以環境生態探索與永續、家庭關係、以及部落文化歷史等6大主題為主,提供學生豐富的教育素養,同時也弭補學同課後無人照看的缺口,就是希望提供學生充足難忘的暑假。

老師 VS. 學童:「所以我剛剛說烤火有什麼功能?(取暖、乾燥)還有呢?(驅蚊子、除蟲)對。」

老師帶著學生,坐在部落的傳統工寮,討論著長輩生火的功能與目的。臺灣夢社區兒童陪伴扎根計畫,走過10個年頭首,來到大同鄉英士村,提供孩子學期間的課後輔導,以及寒暑假的才藝專長陪伴。

學童 李權:「希望課程就是出去打躲避球,因為有這個興趣,就是好玩,可以打球(運動)。」

學童 鍾巧芯:「可以跟很多同學玩,上課的時候老師就不會一直講、一直講、一直罵,希望可以畫畫,然後也可以跟我們多講話,這樣就不會讓我們感到害羞。」

而臺灣夢計畫在英士部落,不僅提供陪伴課程及餐食服務,更以6大主題為主,包含環境生態探索與永續、家庭關係與代間溝通、以及部落文化歷史的素養。

宜蘭大同英士部落發展協會總幹事 Qehung Kumay(鍾岩宏):「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培養他們的興趣跟專長,那再來就是我們要提升孩子在社區、在部落的認同,主要也是要強調社區的孩子,社區一起來照顧,所以每一個成員都非常重要。」

總幹事也提到,部落隔代教養的現象相當普遍,往往導致孩同課後疏於照顧,想要建構良好的教育環境,家長的角色格為重要,因此,部落家長也組織志工隊,不僅陪伴課程進行、協助餐食準備,母語的交流與傳承,也在慢慢扎根。

志工媽媽 Beka(吳仙玲):「因為現在目前我們可能幼稚園也沒母語老師在教,然後加上回到家,我覺得是一個不管隔代教養還是父母親,我們本身是原住民,我們就是要傳承我們的語言。」

志工隊長 黃美貞:「希望以後有什麼事情,我希望志工爸爸跟媽媽,能夠一起努力(協助),創造更好的未來。而且我們以後下一次要做的事情會更多,希望我們爸爸媽媽一起合作。」

想要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家長投入行列,希望找回過去部落、互助照看孩子的模式,讓教育不再只是填鴨式。

英士村長 呂紹維:「來養成這些小孩子,對家庭、甚至於對部落,對這塊土地的認同,所以說我們這些小孩子是快樂地學習,有一種不一樣的別於補習班那種填鴨式的(教育)。」

宜蘭大同英士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 黃天金:「很感謝他們有這個計畫內容、臺灣夢,很感謝,在這個部落裡面能夠讓所有的小朋友們,之後來這邊學習一些陪伴的一些課程。」

家長們也期待,透過臺灣夢計畫的培養,發掘孩子的潛能、探索學涯的發展,同時補足了暑假疏於照顧的缺口,強化孩童的品格素養,讓孩子能夠健全地成長。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