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用泰雅族語上課,從傳統編織的教學開始,耆老一步一步帶著學員動手做,沉浸在族語的學習環境。這是由泰雅族語推動組織舉辦的夏令營,串連耆老、青年和青少年三代,從族群遷徙、編織、狩獵到織布等一系列課程,讓學員從語言開始,再次找回連結文化的重要脈絡。
泰雅語推組織計劃主持人 Omi Wilang(歐蜜.偉浪):「所以這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概念,就是說只要是泰雅族,不分你是七個,散聚在七個縣市的泰雅族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共體時艱,共同為著一個目標來努力。」
這次的泰雅族語能量營,學員來自全台各地,從國高中到大學生都有。來自新竹尖石,16歲的Batu說,很多人可能會講,但不一定會寫,但透過「說」開始,一步一步累積詞彙,寫族語也就沒那麼難了。
泰雅族語能量營學員 Batu Bonay:「我就是有一個心想要學習,除了要去傳承族語,也要推動我們泰雅族語,我們最重要是你先學講然後寫,我們後面慢慢學習,這才是我們重要的。」
泰雅族語能量營學員 Batu:「很少人會想學,就是想學但又不是學很多這樣子,就是我覺得重點就是你要學就是學到精進這樣子。」
泰雅族語能量營帶著學員走進部落,讓族語在生活中被聽見、被使用,也再次傳遞「語言就是文化的根」,透過「說和聽」,讓語言在生活實踐中生根,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