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最大的溫暖,為了肯定多年來為寄養兒童的無私奉獻,30日桃園家扶中心舉辦114年寄養家庭及親屬家庭授證活動,感謝這些家庭願意打開家門,讓孩子有了最堅實的避風港。
寄養家庭 洪麗娟:「就是每一次來的個案情況不同,所以有面對的挑戰也不同,所以我們也在這當中也在學習,然後就是教而學,所以我們也從他們身上也成長了很多。」
而近年來因為家庭因素而安置的孩子多落在學齡前和國小階段,然而桃園市的寄養家庭數仍處不足,桃園家扶中心主任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原民家庭加入,才能讓孩子更能有文化的連結。
桃園家扶中心主任 張伏杉:「那其實還是有很多原住民的寄養孩子,如果能夠有更多的,原住民的寄養家庭可以加入的話,我相信原住民的寄養家庭、照顧原住民的寄養孩子,我覺得彼此之間的那個聯繫,跟脈絡文化我覺得是更相通的,所以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寄養家庭,不管是原住民或是一般的民眾,都歡迎來投入寄養家庭的行列。」
每個孩子的黃金成長期,都需要父母多花些心思去照顧,寄養家庭不只是讓孩子多了溫暖的後盾,也讓照顧者以及被照顧者之間相互學習,共同創建完整的成長記憶。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