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回顧捍衛原權歷程 原民會辦25周年論壇及成果展

大綱

今年是原民會成立25周年,就在今天(9)舉辦論壇.紀念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催生,明天(10)更將舉行成立25周年的成果展, 藉此回溯原民會成立歷程與感念捍衛原住民族權益的前輩們,以此喚起台灣社會對原住民的關注和省思。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這個是我當時戴這個頭巾是29年前。」

相隔29年,現任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再次將當年,走上街為原權抗爭,寫著「爭取原住民族條款」的原運頭巾,展示在大眾前。由於1991年的在台的蒙藏委員會跟原住民族行政資源相差懸殊,人數不成比例,因此埋下促成原住民族專責機關的動機。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1991年在台灣的蒙藏族人,他們每7個人,有一個人在部會裡擔任公職的工作
而我們一個科長及3個職員。因為那時候有很大的反差,所以我們想用這樣的比例差距,來告訴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媒體這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來抗爭。」

經歷多場街頭運動爭取,直到1996年的「2月政改」,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和行使閣揆同意權,是執政黨和在野黨影響台灣政治的重要決戰點,而當時6位原民立委,也就是關鍵少數,就要求成立行政院原民會,作為支持閣揆同意權的條件。

時任原民立委 Walis‧Perin (瓦歷斯‧貝林):「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籍的立委有85席,另外有79席在野的,原住民在85席的立委當中有6位,這個6位如果一到在野的話就變多數,所以原住民的立委是關鍵少數。」「所以我們以這個條件來跟在野的,像民進黨還有新黨一起和解,所謂的和解就是說我們想要爭取原住民委員會的成立。」

原住民族委員會在85年成立,今年屆滿25週年,9號進行論壇,紀念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催生,10號舉行成立25周年的成果展,藉此回溯成立以來致力推動的各項政策,屆時總統蔡英文和行政院長也將出席表示祝福。

責任編輯:德蘭亞朗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