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 在台北登場;為期兩天的會議,從政策面、科學以及產業、文化討論海洋永續。
文學家 夏曼.藍波安:「這裡面一年三季的活動構成了我們對於野性環境比如說山裡面的雨林生態、海裡面的魚類,我們就開始分類了,這個分類基本上我們還是堅持這樣的分類,而這個分類對我來說,我就是抵抗所謂的春夏秋冬,不是世界唯一的標準答案。」
請來文學家夏曼.藍波安,他以傳統海洋文化中抓魚季節的秩序、以及族人對魚的分類,討論傳統知識如何保護海洋資源,也用親身的海洋經驗,質疑當代科學數據;然而今年7月底通過《海洋保育法》,當中區域劃設審議會成員包含學者、原住民等,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如何對話?史前館長蔡政良認為,兩者仍有互補性,同時呼籲學者能從原民社會思維模式進入對話。
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長 蔡政良:「那科學知識裡面,因為方法上面調查原住民族知識,可以幫助它去補足很多的盲點,就是有時候科學家調查出來科學家說都沒有,可是事實上原住民族人都知道哪裡有,常常會出現這種狀況,其實事實上我想這是可以互補的。」
而在海保法設置後,原住民族更將面臨與政府政策討論協調;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劉子銘指出,過去政府常礙於時間壓力、人員調動、與部落溝通並不完善,因此建議政府建立可信資料庫。
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劉子銘:「資料庫的人不是用來取代跟部落的溝通、或者是反映部落意見,他只是協助政府知道說它今天的決策可能的影響。」
但面對《海洋保育法》設置,蔡政良認為當中並非是限制、而是原住民社會的一項機會,並以都蘭部落主動出擊,規劃海洋保育區的經驗分享;不等他人出手,守護海洋的同時也將文化保存。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