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小林社區大武壠族人,不分長幼,牽起手唱起傳統歌謠,在紀念八八風災16周年的這天,他們也迎來社區新盼望,啟動全台首座的低碳韌性農場。過去因搬遷到永久屋,日光小林居民沒了土地可以耕作,想要發展農業經濟,還得像周邊村落借地使用。終於在今年,社區主動租下鄰近的1甲多農地,作為重建後社區第一塊農耕基地。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潘枝梅:「(我們)八八風災來,來這邊都沒有土地,沒地可以耕,要種什麼香蕉,還是像我們的雞角刺,就是要租地,那現在我們有這個農場的話,我們也是希望我們社區的有意願要來做。」
而這個基地也將導入多方資源,結合科技公司、政府端,甚至與菲律賓等跨國單位合作,以減少碳排、結合環境教育、文化導覽與農事體驗,走出屬於日光小林社區的新農業模式。
農業部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副分署長 祝瑞敏:「在我們政府端,我們就是協助他有一個基礎建設的部分,那我們也幫他們做了一個解說的平台,那他們未來在做食農教育體驗時,有一個場域可以來做解說。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高雄分處處長 崔瑞霞:「值得一提的是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和AgriGaia(科技公司),已經在多項農業倡議上展開合作,而這個場域未來有望成為台灣與菲律賓之間合作培訓的基地,未來在農業方面的合作,將透過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民間交流進行,因此將會有更多菲律賓人前來參訪並進行知識與技術的交流與訓練。」
從過去失去家園的悲傷中站起,日光小林社區以實際行動展現生命的韌性,以及與土地共好的決心,要從這塊土地開始,延續他們的故事。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