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鄉丹大林道,前幾年受到山林開放政策影響,過多民眾湧入林道,影響部落安寧、山林破壞甚至侵犯族人祖居地,雖然目前因改善維護作業,暫時將林道封閉;但為了再度發生亂象,林保署南投分署,近年來和部落召開多次共管會議,也組織共管會討論有效抑制亂象的方式,最後決議是透過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作為法源依據,目前也來到公告劃設階段。
保護區分為永續利用區、保護區以及核心區,將林道分級管理,且為了讓部落能夠運用生態資源永續發展,藉由濁水溪丹大地區生態體驗基地營運管理計劃,「Bunun Acang傳統文化地景野生動物保護區」利用部落的合作社來統籌管理,透過合法的培訓、徵才,讓族人一同來參與地方永續的工作。
林保署南投分署丹大工作站主任 黃允廷:「未來保護區的經營管理,甚至環境教育等等的生態旅遊,都會交由部落這邊來經營,落實在地的經營管理,讓整個綠色經濟留在部落這邊。」
濁水布農林業暨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 全得富:「我們真的是著重在於合法性、安全性,我們透過一個培訓,這個是基於法令的問題,儘量在合法的層次上面一定要達到。」
丹大林道開放議題,部落除了希望能避免亂象發生,也能為地方帶來實質效益,林業署南投分署也與合作社召開說明會,聽取族人意見,也希望傳達「Bunun Acang」計畫中,部落共享原則。
地利村青年 全啟賢:「不能再像以前有一個觀念就是說,不要讓外面的人進來、不可能,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邊是一個很漂亮的地方,大家都會想要進來,但是進來還是要有一個規劃。」
地利村居民 金雅惠:「我們一併把地方的資源共同來使用,不要再像過去那樣各地方私自的營運,都是在非法的一個沒有保障的安全之下,在那邊競爭。」
除了第一場次的地利村,未來說明會還會到濁水溪線關係部落,以及另一條陳有蘭溪線來召開,希望讓鄉內的族人都能了解未來計畫的運作,並且參與其中,也強調保護區公告設立之後,也能適時滾動調整,期盼將永續山林資源與守護傳統領域的願景,透過部落和政府共同管理之下,達到共榮共好的雙贏局面。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