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當選總統過後,賴清德公布將把1億6千多萬元總統選舉補助款用作3項用途。其中1/3繳回黨中央,做深根基層。而的確賴蕭配選票在部分原鄉地區失守,有一些選票跑到民眾黨手中,也導致東部、南部原鄉出現得票墊底情況。有學者指出,結果反映出民進黨在地方組織的經營情況,但同時也反映出過往政見,原鄉發出的警訊。
成大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台邦‧撒沙勒:「長期以來,民進黨主張的原住民(族)自治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因為這就是民進黨一些進步的主張跟進步的政策或進步的理念,就比較多是屬於,感覺族人會覺得是空中樓閣。」
過去蔡英文總統提出的完美政見,尤其在土地、自治領域,與實踐存在落差,作為繼任者,學者陳張培倫認為,賴蕭配也得負起政治責任。但分析賴清德所提的原民政見,恐怕仍有侷限。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尤其像自治和土地,既然是那麼困難,那你如果還是跟以前蔡總統一樣,只是那邊說要推原住民族自治或者是保障原住民土地,這個講法太空泛了,反而我覺得這一次兩個在野黨比較有創意。」
比起過往大範圍地談原民自治,藍白兩黨所提出的方案,以推動民族議會等由下而上的藍圖建置。而賴清德究竟是要走「小英路線」或是另尋出路?台邦‧撒沙勒認為,可從小範圍找出解決之道。
成大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台邦‧撒沙勒:「可能就策略上不需要喊大家都會緊張的事情,所以怎麼樣透過這種局部地可以做一些小規模地推動。」
像是找尋局部試辦點,這種方式過去蔡總統在原轉會也提過,但自治事務依舊無法向前。不過這次大選後,出現三黨不過半的新政治局勢,各界看好原民議題的推動成效。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尤其像原民自治這個,你們(藍白)兩個政黨的政見幾乎差不了多少,那你們兩個政黨加起來的席次就超過一半了,那我相信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搞不好就賴總統來講何樂而不為?」
面對自治議題裹足不前,陳張培倫也建議未來新政府,不妨參採在野陣營原民政見,透過國會新局,合作推動,至少能族人有感。
責任編輯:蕭慧文